大写的励志

25.01.2017  18:19

为商为文,重要是为人,要对世道人文有益,在文化上要有建设性,要表现历史的进程,表达现实的正义,这是文化人自觉的责任。—— 阿 来

阿来,藏族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作品有《尘埃落定》《空山》《瞻对》《格萨尔王》等。

放牛娃:有梦的童年

1959年,阿来出生在四川省马尔康县一个叫马塘的偏远村寨,这里的藏族世世代代过着半牧半农耕的生活。阿来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弟弟妹妹一大串,家庭贫困,所以他跟所有山寨孩子一样,五六岁就得赤着脚在山地草坡上放牛放羊。

到了上学的年纪,阿来就在只有两三间校舍的村小读书。一二年级,阿来上课如听天书,到了三年级某一天,他突然听懂了老师说的一句汉话,这个顿悟使小小的阿来感觉幸福无比,他开始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启了他的文化之梦。

小学上完,阿来坚决要到最近的一所中学念初中。学校离家有150多里山路,为了读书,少年阿来翻山越岭,一路走一路采草药、打柴筹集书费和学费。

上学之路太远太累,同村的孩子没能长期坚持,又回到山上放牛放羊。但阿来顽强地走下来了。冬寒暑热,他孤寂而坚强地行走在求知的山路上。

初中读完后,阿来回到村寨,与父辈一样,出工出力挣工分。半年后,他成了水电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民工,因为有一点知识,被工程指挥部安排去学开拖拉机。个头矮小的阿来,屁股下还得垫块板子,才能很好地把握方向盘。

乡村教师:有书的日子

阿来说,他一直渴望着外面的世界。那时他对外面世界的全部见解,来自曾经到村庄勘探森林资源的地质队员。天真的他以为只有地质队员才能走得很远。

恢复高考后,阿来努力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 他第一次来到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开始了正规的汉语学习。

两年后,阿来成为一个用汉语授课的乡村教师,被分配到一个比自己村庄还要偏僻的山寨。有多远呢?阿来回忆说:要坐大半天汽车,然后公路就到了尽头,接下来,还要骑马或步行三天,翻越两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阿来孤寂地待在偏僻的山寨,没有公路,学生上学要走很远的路,跟童年阿来的学校没什么两样。

在寂静的冬夜,漫长的春天里,阿来开始了大量的阅读。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他读的第一部历史书是《光荣与梦想》,第一部小说是海明威的。接下来读的是福克纳、菲茨杰拉德、惠特曼、聂鲁达……阿来说,他没有写作方面的训练,不管是最早写诗歌还是后来写小说,他的表达,都是他的自然发挥。

诗人编辑:激情的岁月

阿来的教学独特有成效,在山村学校呆了不到一年,就被调到通公路的中学,第二年又调到县中学教历史。

80年代的县城,经常会聚集一批志向高远的文学爱好者。一天,一个老师找到阿来说,县文化馆有个笔会,让阿来写点东西一起交流。阿来当晚写了首诗交上去,不久在《西藏文学》上发表了。阿来因此开始了诗歌创作,他25岁了。

后来,阿来调入阿坝州文化局《新草地》文学刊物做编辑,也研究历史和宗教。他还在写诗,诗越写越长,而且细节刻画越来越多,刻画之外还有大段描述。阿来发现自己更喜欢故事,喜欢智性的叙述。

他开始走上写小说的路:写短篇、中篇,小说多反映他所熟悉的藏族人生活。他有丰富的故事,充沛的激情,但困惑于认同他写作的人太少。

沉思之后,阿来意识到他的创作必须要和民族文化建立起联系,他要用文学手段把民族文化表达出来。

民族作家:为文重在为人

1994年,是阿来人生的拐点。这一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出版后引起文学界的沸腾,更多读者为之惊叹。阿来也离开生活了36年的阿坝,来到成都,在《科幻世界》杂志由编辑做到总编辑,很快又出任杂志社社长。

阿来全身心投入到了杂志运营:组织选题、策划活动、推广发行,《科幻世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发行量在国内节节上升,成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

2000年,年仅41岁的阿来凭借《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一举成名。

而在《尘埃落定》之后,阿来先后推出了《空山》《瞻对》《格萨尔王》等重要作品。2015年,阿来一口气出版了多部小说专著,尤其是在《收获》和《人民文学》发表的中篇小说《蘑菇圈》《三只虫草》,被长江文艺出版社抢先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也在2015年出版了阿来的《少年诗篇》《行刑人尔依》《奔马似的白色群山》三部中短篇小说集。

谈到文学之路,阿来非常感慨:这么多年,藏族题材,故乡题材,是世界认识他的窗口,也是他文学道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阿来说,为商为文,重要是为人,要对世道人文有益,在文化上要有建设性,要表现历史的进程,表达现实的正义,这是文化人自觉的责任。为此,他不会停下手中的笔。 (陈谋 盛彤 专供中国西藏网)

(责编: 郎宁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