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科研基地布局 我区将培育“四大”科技孵化平台

13.02.2015  12:38

 

本网拉萨2月12日讯 日前,记者从西藏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西藏将重点培育好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和科技服务四大平台,进一步优化科研基地布局。

目前,我区已组建认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今年,我们将重点新组建1—2个省部共建实验室培育基地、2—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岗青介绍,为巩固提升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能力,我区将着力在高原特色种质创制、特色资源开发、生 态安全、公共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建好一批创新平台,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的联合创新、开放共享。

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上,将着重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以高原特色种养殖等富民产业为重点,支持白朗县青稞、南木林县马铃薯、林芝县林下资源、 那曲县牦牛、乃东县奶牛、工布江达县藏香猪、尼木县藏鸡、日土县绒山羊、米林县藏药材、曲水县食用菌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提高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全区 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推进科技示范区建设上,将以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提升层次、支撑产业为目标,继续加强拉萨、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大山南农业科技园区、那曲牦 牛产业科技园区建设扶持力度。以科技服务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为重点,抓好林芝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规划的落实,培育发展那曲县、芒康县、贡嘎县自 治区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继续支持现有9个科技示范县建设,支持地市建设科技示范乡镇和科技示范村;力争实现74个县(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全覆盖。

此外,我区还将积极推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企业创业孵化、太阳能组件检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成果展示与转移以及科技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农牧民科技信息服务、科技特派员管理等平台建设。

据了解,去年,我区依托拉萨、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山南、昌都、阿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重点开展青稞产业化示范、蔬菜工厂化育苗、畜禽高效养 殖、林果标准化种植、饲草种植加工等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广12个农作物新品种,转化23项新技术。新发展农牧民科技特派员2700名,行政村科技特派员 覆盖率达到90%,近三分之一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得到轮训、参训,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工作实效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普遍认可。(记者 冯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