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大爱连雪原 ——写在深圳援藏20周年之际
鹏城大爱连雪原
——写在深圳援藏20周年之际
察隅县广东省援藏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务副书记王建文深入藏民家中排忧解难受赞誉。深圳商报记者陈美寿摄
深圳商报记者米鹏民李迩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林芝县的八一镇,直到1986年才被确定为林芝地委、行署所在地。这座比深圳还要年轻的高原小城镇,今天已经颇具现代化的规模和样子。在这个至今还被称为“镇”的现代化小城市里,最容易感受到的,是距离千山万水的广东的气息、深圳的气息。
广东文化中心、广东广场、广东路、深圳广场、深圳大道、深圳小区、深林路、深藏路……
不仅能看到一个个带有广东印记的广场,一条条带有深圳色彩的道路,在许多公共建筑大门口的显眼位置,时常能看到“广东援建”、“广州援建”、“深圳援建”的石碑。
整个八一镇,就像一个巨大的“援藏博物馆”,忠实地记录着广东援藏20年的历程。
从1994年开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广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到今年已经过去整整20年。
20年来,在广东省委的统一领导下,深圳在全省的援藏工作中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敢于创新,在全省的援藏丰碑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年“深情”筑梦雪域高原
西藏林芝,从峡谷到雪山,7000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上高山植物的“博物馆”。丰饶的自然馈赠为这里带来高原“陌上江南”的美誉,却没有为这里的人们带来富裕。建设难度巨大的交通、基建,以及与内地市场的遥远距离,都让这里的美长期封存大山,孤芳自赏。
为缩小西藏与内地的发展差距,让西藏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广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三县两场。自那以后的20年里,广东先后派出七批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并逐步从单一的干部援藏,发展到产业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全社会援藏相结合,形成了以民生援藏为龙头、以促进林芝当地经济“造血”能力的产业和智力援藏为两翼的援藏新格局。特别是2010年以来,广东援藏五年规划资金占全国援藏资金总量的14.74%,居全国首位。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曾赞叹“广东援藏堪称楷模!”
1995年5月,广东省第一批援藏干部正式进藏。虽然,根据省里的统一安排,深圳的第一批援藏干部要到9年后的2004年才正式进藏,但深圳的第一笔援藏资金却也是在1995年就到了位。当年,深圳市与黑龙江省各出资1250万元,帮助林芝地区500多个乡镇修建太阳能电视接收站660个,解决了藏区部分农牧民和道班工人看电视难的问题。时至今日记者在牧区采访时,还能见到当年修建的太阳能电视接收站。
从那一刻开始,本来远隔千山万水的南海之滨与高原之巅,滋长着天涯若比邻般的亲情。
从1999年深圳出资1660万元援建林芝地区的“深圳大道”、“深圳广场”、军民菜篮子基地和6所“希望小学”,到2001年援助1500万元修建林芝县“环形路”,到安排资金930万元援建林芝县“深林路”、“深藏路”扫尾工程、昌都地区人民医院“深圳门诊楼”,再到斥资2438万元建设林芝体育场二期工程、民俗演艺宫、希望学校、道路维护设备、城市规划、残疾康复中心、深圳大道改造工程等项目16个,截至2014年8月,深圳安排各类援藏资金物资达6.33亿元,实施援藏项目174个(2011年以来全省援藏资金统筹后援建项目未计)。其中,林芝地区5.95亿元,项目162个;昌都地区3409万元,项目6个;阿里地区60万元,项目1个;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360万元,项目5个。
从最初的资金援藏、项目援藏,深圳的援藏方式也在不断与时俱进。自2004年全省第四批援藏工作开始,深圳先后选派龚明克、陈伟东、巫超豪、张国玖、邓昌麒、郑新强、郑党贞、倪勇、朱荣辉、王建文、李劲章、林浩、欧继喜等13名干部赴藏任职、奉献边陲。从林芝地直机关,到莲花秘境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到有588公里边防线,十余个民族杂居、聚居的边防重镇察隅县,都留下了深圳援藏干部的身影。他们上山下乡,深入农牧区,与群众交朋友、结亲戚,为当地群众解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模范展示了特区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
2013年7月,深圳派出新一批援藏干部奔赴察隅,继续开展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其中,来自龙华新区观澜街道办的正处级干部王建文担任察隅县广东省援藏工作组组长、察隅县委常务副书记,来自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的副处级干部李劲章任察隅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来自宝安卫生系统的林浩任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来自市农科中心的欧继喜任察隅农场党委委员、副场长。
回顾深圳援藏20年,这既是一个认识和经验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援藏模式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20年来,从单纯的资金援藏到干部援藏,再到产业援藏、智力援藏、全社会援藏,生动体现了援助者与受助者从磨合到共振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各地要将援藏重点放在县一级,集中资金项目扶持县域经济之后,深圳先后对口援建墨脱县和察隅县,深圳的援藏干部先后担任这两个县的主要党政负责人,不仅着力对这两个县投入大量资金项目,更站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高度,邀请专家做好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把援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谋定而后动,逐步改变了援建项目不同程度存在临时性、随意性的问题,让当地老百姓既能从援建中享受到现实的直接利益,更能享受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间接利益。
“明年你们再来的时候,就可以住在我们僜家乐驿站了!”察隅县下察隅镇僜人新村党支部书记金夏指着蓝天白云下一片高山草场兴奋地对记者说。根据援藏项目安排,今年援藏工作组将安排150万元的援藏资金,在僜人新村修建一所集农家乐服务与僜人文化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僜家乐驿站,今后来僜人新村旅游的游客就再也不用为住宿犯愁了。
金夏说,僜人,又称僜巴人,主要生活在中国西藏和印度交界的察隅河流域,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族群。在中国,僜人尚未列入56个民族中,属于未识别民族之一,其身份证上的民族身份一栏标识为“其他”。西藏和平解放前,绝大多数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上世纪60年代以后,在政府安排下才从深山老林中迁出,开始了农耕养殖生活。深圳对口援建察隅后,注重僜人生产、生活发展,安排专项资金为其实施庭院改造,为每家每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第七批援藏干部到任后,以深圳援藏干部王建文为首的工作组更是在短短一年间就已经八进僜人新村,从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到谋划发展,确立僜家乐驿站项目,破解制约僜人部落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
与金夏一样兴奋的还有党的十八大代表金建,这位自强不息的珞巴族女子带领西巴村发展致富的事迹曾被许多中央媒体报道,可说起西巴村今年被列入援藏小康示范村改造项目,见过“大场面”的金建还是难掩内心的喜悦。
“村道全部铺上水泥路面,还有太阳能路灯……”记者诧异内地许多城市刚刚开始推广的太阳能路灯,在西藏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居然也能看到,而且与蓝天白云,以及坐落在向日葵掩映下的一排排藏式木屋是那么的协调。
不过,最让金建兴奋的是由援藏资金支持的灵芝和铁皮石斛试种成功了,而她又刚刚从援藏干部处得到答复,今年援藏资金将继续扶持种植业,并根据实际需求,农牧民的技能培训由短期培训改为长期培训,而且除了送出去,还要请进来,把农牧业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来。
正如察隅县委书记扎西平措说的那样,深圳援藏项目不仅面广,而且与当地发展需求相结合,有生活救助型的,有基础设施改善型的,更有解决发展型和产业造血型的。按照中央“两个倾斜”的要求,深圳在第六、第七批对口援建察隅县的过程中,都把主要资金投入到乡(镇)、村、户,项目涉及全县6个乡镇96个行政村。这些项目中不仅有自来水厂、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小康示范村、家容家貌整治和小集镇建设等民生项目,有庭院改造等家家户户受益的民心工程,有引进优质水稻、大棚蔬菜、民俗生态旅游建设等产业发展项目,还有村镇卫生院和学校幼儿园建设改造工程。
在援藏干部王建文的心中,对援藏又有着更深的理解。他说,“许多人以为援藏就是政府为西藏送钱送物,把援藏和扶贫等同起来。现在不能这么看了。援藏工作早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争资金、搞项目上,不仅要让百姓们住上好房子,过上高品质的生活,还要在实施项目建设的同时,主动融入西藏本土,给当地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过去,援藏项目多为公益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民生工程。伴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援藏工作思路也在悄然转变。深圳在援助项目上,向更注重造血型、生产型项目转变;在援助方式上,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从政府单一无偿援助向多层次、全方位援助转变;在援助重点上,从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牧区和基层建设转变;在项目建设标准上,向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方向转变;在援助观念上,从以资金扶持为主向引入新的观念并重转变。通过对顶层政策设计和具体项目规划安排,充分考虑西藏的比较优势,使西藏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部助力相结合,逐步实现对口援藏工作由“单纯输血”转向“输血”和“造血”并重,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好援藏干部的“娘家人”
自1994年7月,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由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并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深圳参与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援藏工作,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20余次率团进藏学习考察,实地指导援藏工作。尤其是2010年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先后两次率团到西藏林芝,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我市援藏干部共商援藏工作,对援藏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0年8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出访林芝,代表市委市政府捐款800万元,集中用于察隅县和察隅农场5个民生项目建设。2010年11月,受王荣书记、许勤市长委托,陈改户副市长赴察隅县、察隅农场考察,代表市委市政府捐赠援藏资金200万元,支持察隅县和察隅农场建设4个民生项目。2013年6月,广东第六批援藏工作“收官”之时,王荣再次率深圳市党政代表团到对口支援的察隅县、察隅农场考察调研,他们驱车8小时,到竹瓦根镇扎拉村扎拉组、巴嘎村两个小康示范村和沙琼村僜人生态示范村,走村串户,深入到农牧民家中,既是验收第六批三年援藏的成果,也亲身感受百姓生活的可喜变化,为他们的幸福日子感到由衷高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财力上不断加大援藏力度。2011年深圳安排援藏资金1.015亿元,2012年1.096亿元,2013年1.184亿元,2014年计划安排的援藏资金更达到1.278亿元。
为了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援藏队伍中,市委组织部都会在全市干部队伍中郑重公开比选,优中选优,从根本上保证了援藏任务的较好完成。
对参加援藏的干部,充分体谅其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从市委组织部到市对口支援办、到各位援藏干部的派出单位,都对大家的工作、生活事无巨细非常关心照顾,从资金安排、项目协调到人员配置,尽可能提供最多的帮助和方便。特别是各援藏干部派出单位,是当之无愧的“娘家人”,不仅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工作,更是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的援藏工作,许多援藏资金一时无法安排,当地确有需要的计划外项目靠的都是派出单位的支持——龙华新区援助1000余万建设察隅英雄坡纪念公园,光明新区援助855万元修建察隅光明幼儿园,宝安区计划援助1000多万元共建高标准察瓦龙医院等等。
用行动擦亮深圳援藏品牌
“援藏干部工作作风踏实,思路创新,工作积极主动,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在援藏方式方法、项目选择上注重结合当地需求,在改善民生、发展产业、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为深圳争了光,赢得了荣誉,树立了深圳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擦亮了深圳对口支援工作品牌,为深圳承担对口支援工作积累了经验。”去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率深圳市党政代表团在察隅考察调研时,对援藏干部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援藏干部驻地察隅援藏公寓的两面墙上,一面墙上写着“深圳精神”——“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另一面则是传承老西藏精神、融入新时代内涵的“新西藏精神”——“特别讲政治、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
“援藏就要融入当地,来了就是察隅人。时刻不能忘记,自己代表着广东和深圳的形象,要展现深圳作风”深圳援藏干部、察隅县广东省援藏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务副书记王建文经常把这两句话挂在嘴边。援藏干部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第七批深圳援藏干部进藏之后,他们没来得及适应高原反应,就兵分几路,走遍了察隅三乡三镇的数十个村,行程五六千公里,确定3年援建计划。
确实,记者在察隅采访的十几天时间,几乎多数时间都是与援藏干部奔走在路上,无论是距县城四五个小时的僜人新村,还是单程就要跑一天,过5000米山口的日东沟,所到之处群众都认识援藏干部,都有援藏干部结下的“亲戚”,援藏干部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出当地的村情特点。
第五批援建对象是当时的“高原孤岛”、全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张国玖、邓昌麒两位深圳援藏干部,也先后二十余次徒步进出墨脱,张国玖还成为墨脱第一个走遍全县7个乡镇的县委书记。
“深圳援藏干部,在察隅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援藏项目不仅面广,让全县老百姓都能从中受益,而且深度深,融入到察隅,融入到基层百姓中,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百姓需求,站在察隅的立场考虑项目,项目都提到了点子上,都是当地干部群众需要,都是当地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可以说,他们不仅是深圳人,更是一群特殊的察隅人,一群值得本地干部学习的察隅人”,察隅县委书记扎西平措对援藏干部的扎实工作赞赏有加。
“回顾一年的援藏生活,既有高原缺氧、孤独寂寞、道路艰险、气候恶劣、语言不通、紫外线暴晒等诸多不适之苦,也有援助在边疆、工作在高原、奉献在雪域的快乐。援藏是人生的加油站,是一次抉择、一种责任和人生锤炼,更是一次感悟、一种情缘和人生财富!”在进藏一周年之际,一位援藏干部写了一段让人感动且敬佩的话。
从南海之滨到雪域高原,察隅与深圳的高度差,生活差,工作条件差,那都是不言而喻地非常大,但援藏干部秉承“先做察隅人,再做察隅事,做好察隅人,干好察隅事”的援藏理念和“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援藏精神,视西藏为故乡,视各族同胞为亲人,围绕稳定和发展两大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尽心尽力,为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贡献深圳特区的力量,更用他们的行动和奉献,在雪域高原上矗起了体现深圳作风、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