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国家队活跃在西藏:给高原特别的爱

27.09.2014  15:36

  神奇的西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作为全国唯一的全省份贫困地区,西藏的环境特别艰苦、脱贫任务特别艰巨,承担着科技援藏光荣任务的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才智,奉献着对西藏特别的爱。

   守护好这片净土

  纳木错湖,美如仙境。

  离纳木错湖两三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近日,当记者随中国科学院科技援藏采访团来到这里时,科研人员魏达正在站外收集温室气体样本。

  纳木错站海拔4730米,是国内最高的长期有科研人员值守的野外观测站。通过对大气、冰川、湖泊、生态等的长期观测,该站为西藏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和综合评价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

  8月的纳木错站,白天的气温有十几摄氏度,可夜晚气温会骤降到零摄氏度左右,原本就低的含氧量则下降到只有白天的一半。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科研工作,身体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刚到这里,记者就感到头疼、胸闷、气短。可是与几位长年在此工作的科研人员交谈时,他们没有半句抱怨,有的是对科研收获的如数家珍,是对拥有比老一代科学家更好科研条件的感激。

  西藏高原对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但西藏高原的环境状况将怎样变化,她的过去是如何运动的,正在发生哪些改变,这些变化与环境气候变化是怎样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西藏高原的环境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凡此种种,都需要用科学数据来回答。西藏自治区原主席白玛赤林希望,依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这一高层智库,集科学家的智慧,制定西藏应对环境变化的战略措施。

  近日,不负众望的科学家们,拿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院士介绍,这份科学评估报告由中科院“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组织一线中外专家共同完成,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6个方面,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的环境变化。报告揭示了西藏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气候变化突出特征是变暖和变湿,人类活动对西藏高原环境有正负两方面影响的事实。

  据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中科院的科学援藏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孙鸿烈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在西藏从事科学考察工作,“像梳头发似的把西藏的自然资源情况摸了个遍”,首次揭开了西藏高原的神秘面纱。今天,他们的研究成果还是西藏制定环境保护战略的基础性资料。进入21世纪,科技援藏进入到参与西藏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新阶段。2012年启动的“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是中国科学院组建的区域创新集群之一,确定了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综合评估与西藏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西藏樟木镇地质灾害勘查评估与综合防治方案、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三大核心任务。

  如今,依托中国科学院藏东南站、珠峰站、纳木错站、阿里站、双湖站、拉萨站、那曲站、申扎站、波密站,整合了正在建设的西藏生态监测站,西藏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然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