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任性“男神”:我与唐卡艺术的亲密接触

27.05.2016  16:09

五月的一个周末下午,北京雍和宫附近人流穿梭。这座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曾在治国定边、安抚蒙藏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如今,这片“龙潜福地”除了给虔诚的信众带来精神食粮之外,更是一座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成为文化交流的窗口。


五道营胡同

与雍和宫一路之隔的五道营胡同,慵懒清净,这里包含太多的元素,咖啡馆、特色餐厅、无名小店、大杂院,脚踩趿拉板的大妈、穿着时尚的文艺青年、骑着自行车的老外,以及走街串巷的小贩儿......如同第一次来过这里的人一定会惊讶于一条窄窄胡同的丰富“内涵”。在这里,记者第一次走进了外悬着“热贡和日唐卡”招牌的这家店,走近了“85后”藏族青年扎西杰布,并为他心中那个“大大的世界”而惊叹和折服。


扎西杰布正在专心绘制唐卡

唐卡——从未离你半步之遥

“天下唐卡看中国,中国唐卡看青海,青海唐卡看热贡,热贡唐卡看隆务寺”,扎西杰布总是不厌其烦地为走进唐卡店的人们讲解关于唐卡的各种知识,并且每次都会在最后加上这么一句。当你走进扎西杰布心中那个“大世界”,才明白他说这句话时的那种坚定和自信来自哪里。

如果硬要套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一模板来介绍扎西杰布的过去,你很难将那段儿时经历与眼前这个面容清朗俊秀、眼中满是阳光与正能量的青年联系在一起。扎西杰布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因为承受不了生活的重担,不得不将他送到亲戚家寄养。亲戚家中的一位活佛,非常疼爱幼小的扎西杰布,对他关心备至。后来这位活佛因事要长时间地外出,家中只剩下妇女和小孩,已经无力再抚养扎西杰布。就这样,他又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

然而,吃尽苦头的扎西杰布从来没有过放弃的念头,他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自己钟爱的唐卡绘制。即使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在求学过程中选择了其他的专业,扎西杰布也从未离唐卡有半步之遥。画好唐卡,这是他的梦想,但绝不是最终梦想。

藏文化——只为最纯真的美好


热贡和日唐卡店内一隅

位居五道营胡同的这家热贡和日唐卡店,虽没有刻意装饰,但在众多个性装饰的店面中,还是很醒目。也许,藏文化本身就是最好的吸引力所在。

店里经常会有一些外国游客,他们对藏文化非常感兴趣,经常围着扎西杰布问个不停:“唐卡是用什么画的?”“藏语难学么”......也许正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加之自己曾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让扎西杰布更意识到了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是最本真的,我们可以有创新,但是首先要保护好传统文化,各个民族的兄弟姐妹都有这个职责,把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五十六朵花才能全部绽放光彩,这就是我的愿望。”谈到藏文化的传承,扎西杰布说:“正如中华文化都是互通互融的,唐卡也不是西藏的专属,我现在就在推进北京派唐卡的研究和发展,虽然目前致力于这项工作的人还不多,但是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它认可它,因为每个文化都有它的独特性,而这正是它的吸引力之所在。”

此外,扎西杰布还致力于敦煌西夏唐卡的研究,“陆续发现的西夏绘画中,有很多都是藏传佛教的唐卡,很多佛教文献都是藏传佛教的经典,这些都说明了藏传佛教对西夏文化的影响很大,我们应该解开历史的面纱,让唐卡更清晰地全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扎西杰布正在为游客讲解唐卡文化

公益——“抠门”并快乐着

现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扎西杰布是个非典型的“85后”。两三身衣服一年四季换来换去,一辆不能再普通的汽车行来行往,对于这些,他似乎变得“抠门”起来,只有简单一句,“这也挺好的么,可以用就行了。”

但是,说到做公益,他那“大方”的一面就展现无遗了。扎西杰布是和日•藏式百艺爱心庄园项目的发起人,对于能够传播藏文化的公益事业,扎西杰布从未有过半点含糊和犹豫。“哪怕为保护传承藏文化贡献一点点力量,我所做的都是值得的。”


扎西杰布花费7年时间完成的巨幅唐卡(局部图)

如今,每个周末都是扎西杰布最忙的时候。他在店里开设了唐卡艺术、木雕、藏香等课程,“学员年轻人居多,白领或者学生都有,只要大家对藏文化感兴趣,我就愿意教,能传播一点是一点。”扎西杰布俨然像个藏文化的布道者,那样执着。

据说,唐卡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被视为珍宝,是随身携带的庙宇、如影随行的图腾。而在“85后”藏族青年扎西杰布的心中,唐卡更像是一颗颗的星星,串联起民族特色的文化,又照亮了传统文化的整片天空。

而他,只愿意默默地做好那个燃灯者。(中国西藏网 文/才让)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