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发现:上古“洪荒”之地就在十世班禅故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总面积不过2100平方公里。而就是这片小小的土地,不仅是十世班禅大师的故乡,最近还被科学家发现可能是上古洪荒的发生地。图为循化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图片来源于网络)
循化这片土地孕育的名人中,最著名的是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十世班禅于1938年2月3日生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麻日村,三岁时,按藏传佛教仪轨,认选为九世班禅转世灵童。图为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图片来源中国网)
据《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各种原因,西藏上层达赖集团与班禅集团之间存在着矛盾。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于1923年被迫离开西藏,避居内地,因西藏地方当局阻挠,至死未能返回西藏。1946年6月,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继位后,仍留居青海等地。图为年仅九岁的十世班禅在青海塔尔寺的照片。(图片来源于:影像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天,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朱德,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期望西藏早日解放。鉴于班禅额尔德尼在西藏的历史地位和西藏广大僧俗群众的意愿,以及为了促进藏民族内部的团结与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共中央支持班禅额尔德尼返回西藏。图为毛泽东与十世班禅亲切交谈。(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规定:“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职权,应予维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示西北军政委员会负责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返回西藏的准备工作和护送工作。图为1954年9月,毛泽东在北京接见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右)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左)。(图片来源:中国网)
1951年12月29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班禅堪布会议厅官员从青海西宁起程,于1952年4月28日抵达拉萨,6月28日回到西藏日喀则。图片为十世班禅大师与家人、经师一起参加佛事活动。(图片来源:中国网)
近日,位于十世班禅故乡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的积石峡被发现可能是上古洪荒的发生地。大禹治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很多人认为神话只是神话。然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最新研究提供了这场上古大洪水确实存在的一些证据。图为“大禹战蛟龙”。(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根据美国《科学》杂志8月4日刊登的论文,南京师范大学地质学家吴庆龙和他的同事发现了公元前1900年黄河流域曾发生过灾难性洪水的地质学证据,而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传说中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图为从黄河上的滑坡坝俯瞰积石峡上游。(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2007年,吴庆龙在黄河附近考察时发现了疑似溃决洪水造成的沉积物,于是组建研究团队开始了历时十年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当时的情景得以复原:数千年以前,一场大地震毁灭了喇家地区的民居。根据遗址出土儿童遗骸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可推测灾难发生的年份约为公元前1922年,误差在28年以内。图为2000年时,在喇家遗址中出土的14具遇难者遗骸。(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这场地震在积石峡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黄河6到9个月,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水量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科学家推算洪水流量可达每秒30万至50万立方米,破坏范围延伸至下游2000千米。图为情景复原示意图。(图片来源:光明网)
积石峡正是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峡谷之一,全长约23公里、深度达1000米,地势十分险峻。图为积石峡水电站。(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循化县发展可圈可点。作为青海省最佳旅游地区之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形地貌催生了“黄河彩篮”旅游项目,依托国家关于地方旅游业的惠民政策全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品质度假旅游景区。如图所示,循化处于黄河的上游,流经此地的黄河水清澈见底,漫步岸边令人心旷神怡。(图片来源:国际在线)(中国西藏网 文/翟月)
(责编: 郎宁 郭爽)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