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问题连续被问了三年 为何今年总理记者会没提?

19.03.2016  12:43

  3月16日上午,2016年全国“两会”迎来“重头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李克强任总理以来第四次记者会。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记者会上,李克强回答了经济、中美关系、两岸关系、香港发展等诸多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却没有提及。 

  这是什么问题呢?反腐败。在2013年、2014年、2015年的总理记者会上,反腐败相关问题连续三年被问到,成为“十八大”以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与中外记者会面,这也是他在总理记者会上的“首秀”。

  记者提问:新一届政府将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让人民对反腐败更有信心?

  李克强表示,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

  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与中外记者会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反腐败会不会是一阵风?

  李克强表示,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

  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2014年中国的反腐行动已经使多只“大老虎”落网了,那么您认为如何从制度建设这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反腐?

  中国党和政府一贯坚持反腐倡廉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惩。一些所谓位高权重的人被依法调查和处理,成效是明显的,人民群众也是拥护的。

  推进制度反腐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首先还是要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都不能在法外用权。二是要推进体制改革。比如简政放权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坚决打掉寻租的空间,铲除腐败的土壤,因为很多腐败分子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寻租。三是要加强监督和教育。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公职人员要提高自律意识,以权谋公而不能谋私。

  虽然在2016年的总理记者会上并没有提到,但反腐问题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在反腐问题上,雪域高原同样不是“禁区”,没有特殊性。2015年4月8日,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西藏虽然高寒缺氧、条件艰苦、处于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上不能搞任何特殊。坚持腐败没有“特区”、反腐没有“禁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

  2015年10月30日,西藏“首虎”落马。据中纪委网站报道,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乐大克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乐大克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据悉,2015年西藏自治区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贪污贿赂犯罪81件84人,其中大案68件。据官方数据,2012年至2014年,西藏共查办贪污贿赂犯罪大案71件,而2015年一年就达到68件,接近前三年总和。(中国西藏网 文/翟新颖)

(责编: 郎宁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