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盐田 述说新故事

15.07.2017  23:04


在盐井,澜沧江两岸都有盐田分布(2017年6月9日摄)。新华网 旦增尼玛曲珠 摄

  千年古盐田位于国道214线旁、澜沧江东西两岸,距西藏芒康县城115公里的盐井。盐井,平均海拔2350米,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完整保持最原始的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盐井地方的盐是该地劳动人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如今,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农业和劳务输出。盐井所产的盐,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前提下,已经成为了保健品和旅游纪念品。千年古盐田,正在地方旅游发展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09年,千年古盐田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其井盐晒盐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大小小数千块盐田,形成一道绝美的风景线(2017年6月9日摄)。新华网 旦增尼玛曲珠 摄


千年来,澜沧江孕育而成的村庄与盐田,在大山之间生生不息(2017年6月9日摄)。新华网 旦增尼玛曲珠 摄


在盐田间劳作的妇女(2017年6月9日摄)。新华网 旦增尼玛曲珠 摄


自然涌出的盐水,是大自然的馈赠(2017年6月9日摄)。新华网 旦增尼玛曲珠 摄


晒盐的盐田是用木料搭建而成,经年累月,淅出的盐已经将木料覆盖(2017年6月9日摄)。新华网 旦增尼玛曲珠 摄


自然涌出的盐水,是大自然的馈赠(2017年6月9日摄)。新华网 旦增尼玛曲珠 摄


盐田下看盐井村庄一角。在盐井,盐田与村庄如同一对相濡以沫的恋人,携手走过数千年风尘(2017年6月9日摄)。新华网 旦增尼玛曲珠 摄


盐水渗过盐田,形成一条条钟乳状结晶,在盐田下又成一道景观(2017年6月9日摄)。新华网 旦增尼玛曲珠 摄

(责编: 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