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让生命再次升华——记天津市援藏医生董伯岩

24.08.2014  20:04

    新华社拉萨8月24日电 新华社记者雷敏

    他用手术刀在雪域高原划出无私奉献的轨迹,他用缝合线编织出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他就是天津援藏医生、西藏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董伯岩。

    2013年8月,董伯岩作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技术干部,来到西藏昌都地区。这位46岁的津门汉子是背着家人跟医院党委报名的。“这不是第一次了,家人都知道每当有救灾抢险任务时,退缩不是我的性格。”董伯岩说。

    虽然提前就吃上了抗高原反应的药物,但一到西藏董伯岩还是免不了头疼、心慌,整个人就像患上了重感冒,走起路来,头重脚轻。

    2013年8月12日5点23分,昌都地区左贡县、芒康县交界发生6.1级地震,共造成昌都地区4个县受灾。此时恰巧是董伯岩到地区人民医院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见面会上,董伯岩和几位天津来的同行们就接到了启动救灾应急预案、组建医疗队的命令。未经事先商量,来自天津的5名援藏医生几乎同时站了起来,请求第一批奔赴灾区。考虑到大家初上高原,还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院领导有些犹豫。

    在董伯岩等人的强烈要求下,医院最后确定了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名单,董伯岩任副总指挥,负责医疗救护指导,来自天津的张殿乙也名列其中,他们立刻出发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左贡县。

    下午4点,作为第一只进入灾区的救灾医疗队,董伯岩和队友们到达了重灾区左贡县田妥乡,指挥部命令他们继续向位于震中的沙益村开进。

    柏油路没有了,剩下的65公里都是崎岖坎坷的山间沙土路,中间还要翻越海拔5000米的加格拉山。接近震中,路上的裂缝和旁边山上滚下的碎石越来越多,有的就砸在队员们的车上。董伯岩和张殿乙进藏还不到5天,此时更是感到头疼欲裂,腹内翻江倒海般难受,口唇和脸变成了绛紫色。

    下午5点,车子刚刚翻过加格拉山口,距离沙益村还有近20公里时,路断了。医疗队只好下车背上药品、器械,徒步前行。

    经过1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医疗队终于在下午6点30分到达了海拔3950米的震中左贡县田妥乡沙益村。此时距强震发生过去了13个小时,而医疗队,已连续行进了8个小时。

    顾不上颠簸劳累和高原反应,董伯岩带领一组队员,拿上药品和器械立刻进村,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挨家挨户查找伤员。

    天很快就黑下来了,山上的气温迅速下降。因为道路尚未打通,外面的物资还在路上,出发时带的一点水和食物和车子一起被阻在了十几公里外的路上。当晚,在沙益村希望小学,队员们勉强解决了进入灾区的第一餐。

    入夜,气温更低,呼吸也更加困难。董伯岩感到身下的大山还在不时颤抖,耳边也不时传来隐隐的打雷一样的声音,那是余震引发的山体崩塌。

    从第二天开始,董伯岩每天和总指挥分头带领部分队员,以沙益村为中心,冒着余震和塌方的危险,翻山越岭,一个个村子,一个个安置点的巡诊排查,终于摸清了左贡县两个重灾区田妥乡和仁果乡的人员受伤情况,及时上报指挥部。

    2013年8月26日,医疗队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治与防疫工作,撤出灾区。此次大灾,过后无大疫,同时,大震后零死亡。

    董伯岩说,这次抗震救灾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了“老西藏精神”中“特别能团结”的重要意义和力量。援藏一年来,他和11名医疗援藏干部一起先后进行了多次义诊,为3200多名藏汉群众查体、看病,免费送药达3万多元。

    “当有一天,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时,我可以骄傲地说,是援藏让我的生命再一次升华。”董伯岩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