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求学十余载 赤子丹心中国梦——访医学部童晓鹏副教授

12.12.2016  09:31

平和、内敛,又不失从容,是初见童老师的第一印象。如约到达采访地点,童老师已经在等候我们的到来了,医学专业出身的严谨态度由此便可见一斑。   

      随着交谈的深入,童老师内心的气质也越发明显:对于表达交流的力求准确,对于医学研究的刻苦钻研,对于教书育人的孜孜不倦,都凝练于他的认真与坚毅之中。

忆往昔:“留学之初就知道,我一定会回国”

      作为一个标准的80后,童老师有着青年教师的幽默与阳光,而多年的留学经历让他看起来更加笃定与包容。谈及出国留学的初衷,他坦言,国外的科学研究与国内相比,在很多方面依然是处于前沿位置的,自己希望能够把最新的知识、最好的技术带回国内,服务大众。童老师言辞坚定的说:“在留学之初就知道,我一定会回国,我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先进的科学能让中国人的身体更健康。”

      和许多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一样,童老师的身上有着超出普通大众的浓郁爱国情怀,海外漂泊的人生经历让他更加明白国与家的深刻内涵,异国的学习与生活让他更加迫切的希望民族与国家伟大复兴,成为海外游子们最坚强的后盾。

      2008奥运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同时也是对童老师人生选择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正是在那一年,五星红旗在世界的各个地方飘扬,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个开放且包容的国家,这让当时在日本留学的童老师体味到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但是一系列不和谐事件的发生也对他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正值奥运火炬在日本传递,作为在日留学生的一员,童老师积极参与了保卫火炬传递的活动。但在现场热烈激动的氛围中,却有日本右翼势力与藏独分子勾结,企图破坏火炬传递,众多亡命之徒手持刀具向留学生群体冲来,企图抢夺、撕扯五星红旗,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是大使馆的共产党员第一时刻挺身而出,保障了留学生的人身安全。

      正是这次“特殊”的经历,让童老师多了一份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从而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也坚定了为维持国家稳定奉献一份力量的想法。于是在2013年完成学业后,童老师便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西藏的高校工作,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倾尽全力,同时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的党员的先进性。

做研究:“我们要打破进口药物的垄断地位”

      在国外刻苦求学的经历让童老师有了更为开阔的眼界和思维,接触并熟知科研的国际规范,掌握了一系列国际化的严谨操作流程,这对于今后的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国外学成归来,童老师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将学到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实际,为这一片发展中的热土奉献力量。在此期间,童老师了解到类风湿关节炎是西藏地区的高发病之一,且极易致残,个人与家庭都将遭受巨大的痛苦,社会的负担也将随之加重,但若早发现、早治疗便能大大降低致残率。

      于是童老师便积极结合硕士、博士期间的研究,与科研团队成员潜心钻研,共同开发出国家二类医疗器械——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筛查诊断试剂盒,为解决此类疾病早期诊断难的问题做出了贡献,让数以万计的人得以摆脱类风湿性疾病致残的风险。

      科研过程是非常辛苦且困难重重的,当我们谈到如何处理科研瓶颈时期的焦虑时,童老师无不隐瞒的答道:“不管是当初选择学习医学,还是后来到国外学习,都是希望能够在治疗疾病方面取得突破,让患者健康起来,享受正常美好的人生”。但是他后来却发现,一些在国外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的药物在国内却普及率很低,原因在于药物的垄断造成了国内难以想象的高价。“我们只有勤勤恳恳的钻研,才能研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打破进口药物的垄断地位,才能让药品的利用率真正提高,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在西藏民族大学的几年工作中,不仅仅让童老师得以全方位的接触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时也给了他科研上的灵感。在今后的研究中,童老师将与科研团队一起努力在类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做出努力,而中药与藏药作为祖国传统医药的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治疗经验与成效,童老师认为也必须好好的利用起来,共同开发干预治疗药物,希望最终两者的结合能够带来令人满意的效果。

做教学:“进取心、认真和毅力是我看重的三个品质”

      从医学学生到医学教师,在自身的不断进取与研究过程中,童老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与童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他对学生的培养充满热情,谈到他的学生,童老师的眼中闪现着自豪的光彩。他满含自豪之情地回忆起了一位他颇为欣赏的学生。这个学生是我校的一名部队生,虽然学习基础不尽如人意,在学习上的很多方面都感到非常吃力,但是却从未想过要放弃,硬是凭自己的毅力努力学习迎头赶上,最终在学校举办的医学知识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得了老师与同学的一致称赞。

      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在培养这些未来的“准医生”时,童老师最喜欢强调的便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时候一个失误诊断,一个手术误差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认真和严谨的态度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病人给予医生的这份信任一个最好的回应。

      同时,医学专业在大学中是最为辛苦的专业之一,漫长的学制,厚重的课本是我们对医学专业的普遍印象。因此童老师强调,要想在这门学科上有所建树,进取心和毅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哪怕基础差,只要有毅力,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而医学研究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保持着充沛的进取心,才能越过重重高山,最终看到胜利的曙光。

在采访的尾声,我们希望童老师给有志于建设西藏的青年学生送上一些祝福,他说了这样一段让人颇为深省又深为感动的话:“人生的意义不是获得多少,而是付出多少,守卫着世界海拔最高生活人群的健康大门,是西藏地区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人物名片】  童晓鹏,医学博士,曾留学国外十余载,先后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金泽医科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免疫学教学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8篇,参加国际会议报告10余次,2013年归国至今,主持项目基金累计已达70万元。开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筛查诊断试剂盒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咸阳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

(文:程志芳/编辑:张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