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通则百事兴——四川藏区三位县长眼中的国道317线

28.09.2014  17:52

  驱车行驶在国道317线上,道路畅通、风景如画。如果没有当地人介绍,很难想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翻雪山、过草地的地方。

  亲历者、松潘县百岁老红军尹金学说,红军口粮不足,以“牛皮、草根”充饥,“牺牲的人很多”。 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走出大草地,“我觉得仿佛是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间”。

  2014年正值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新华社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启动了“川藏青藏公路60周年”融合集成系列报道。记者从成都沿国道317线途经马尔康、炉霍、德格,体验了公路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马尔康是阿坝州的州府所在地,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从成都到此一路坦途,毫无颠簸之感。

   2011年,汶川至马尔康公路建成通车,重建后的汶马路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40公里至60公里。”马尔康县副县长夏永胜说,“从马尔康出发,现在驾车5小时便可到达成都,以前则需要两天。

  夏永胜告诉记者,路变好了,获益最大的是当地农牧民:以前大白菜1.5角一斤,现在能卖到3角至5角;牦牛以前2000元一头,现在则上升到了5000元至6000元。

  “一路通则百事兴”,与夏永胜说法一致的,还有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副县长李洪。他告诉记者,除了经济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当地群众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以前有钱了大家争先建房,现在则买汽车搞运输,让资金滚动发展。

  “以前路不通,主要是靠农业收入和出去打工,前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打工收入一天也只有几十元。”炉霍县拖坝乡58岁的阿曲证实了李洪的说法,“现在60%的家庭都有汽车,搞运输或是做生意,乡里人均年收入能达到5000元左右。

  阿曲介绍,以前很多老人只吃过本地产的土豆、萝卜、大白菜,现在饭桌上则有了西兰花、茄子、空心菜、黄瓜等蔬菜,“而且还是不冻的”。“这里还有烤鸭和海鲜,总之成都有的我们这里基本都有了。”阿曲说。

  在甘孜州德格县县长黄杰的心中,“一路通则百事兴”还包括交通安全性的提高:从炉霍前往德格,要翻越主峰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由于海拔高、地质条件复杂,这里被称作“川藏第一险”,过往司机有“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说法。

  “我们盼着雀儿山隧道早日修通,因为每年这里都会发生交通事故,仅我认识的就有20多人在雀儿山老路上丧生。”德格门扎寺寺管会副主任桑登说。

  黄杰介绍,雀儿山隧道的建设已成为县政府的“一号工程”,修通后,原本两个小时翻山路将缩短至10分钟到20分钟,不但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极大保障了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雀儿山隧道(工程),当地群众也极为支持。在开工的时候,很多自发前去慰问,附近寺庙的高僧大德也纷纷前往诵经祈福。”黄杰说。目前,雀儿山隧道主洞已掘进2819米,预计2017年贯通。

  原标题:“一路通则百事兴”——三位县长眼中的国道317线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