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红军在这里就走过了万里路

16.11.2016  14:32


泸定岚安传统民居

金色10月,最美的时节,我来到圣洁甘孜。一段时间穿梭行走在康定、道孚、炉霍、色达之间。

这个10月,恰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追寻历史的印记,发现我现在走过的地方,正是当年红军反复穿插、历经磨难之地。浩荡的铁流,在甘孜这片当时更显边远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书写的是超出人们想象的传奇。


位于四川甘孜州的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

第一最——最长的时间

谁都想象不到,在红军长征途中,红军经过和驻停时间最长的地方竟然是现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从1935年5月到1936年7月,前后长达15个月。

1935年5月26日,红一方面军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石棉安顺场作出决定,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随后,红军沿大渡河分左右两路开始进入甘孜境内。在这里上演了“大渡桥横铁索寒”、23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从而一举打破了蒋介石政府的围追堵截,避免了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朱德在回忆长征时题词“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在甘孜州的泸定“十三根铁索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

5月30日,毛泽东等到达泸定,决定避实就虚,走雪山草地继续北上。第二天即攻打泸定东南面的飞越岭,之后红一方面军陆续离开泸定。至6月4日晚,断后的红九军团一部在何长工率领下完成阻击任务,翻越二郎山奔向天全,红一方面军从此全部离开甘孜藏区。前后不到10天的时间。

红一方面军匆匆来了,又匆匆走了。如果仅仅止于此,红军就不会创下在甘孜驻停时间最长的记录。因为红四方面军来了,红二、六军团也来了。

最早在1935年6月,为接应南来的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一部来到丹巴,这是首次进入甘孜藏区。红一、四方面军在阿坝地区会师后,张国焘拒不执行中央北上方针,与毛泽东的部队分道扬镳,10月实施“南下作战方针”,从阿坝再次进入甘孜藏区,在丹巴、康定、泸定等大渡河流域作战。在进军雅安、成都失利损失上万人之后,实施《康道炉战役计划》,西进康北,全面进入康定、道孚、炉霍、甘孜等地。期间接应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直至1936年7月,从甘孜、炉霍、丹巴等地分左、中、右三路北上,经色达等地再次进入阿坝地区。

红二、六军团最晚进入甘孜藏区。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等带领下,1936年5月上旬自云南中甸出发,二军团沿金沙江经得荣、巴塘、白玉至甘孜,六军团从乡城、稻城、理塘、新龙到甘孜。在7月底,与红四方面军一起,全部离开甘孜藏区。


得荣县许水河峡谷居

第二最——最广的范围

现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包括18个县市,总面积15.3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的面积。

80年前的红军铁流,从东边的大渡河,到中部的雅砻江,再到西部的金沙江,在甘孜高原的三江流域纵横驰骋,除了现在的德格、石渠、九龙三县外,其他15个县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不老的传说。

甘孜虽然地域广阔,可毕竟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物产更是极大的不丰盛。这对于长期在此驻扎转移的红二、四方面军4万多人来说,维持生存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据统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甘孜藏区为红军提供粮食1200万斤,也就是说当时这15个县总共10多万人,每人给红军提供了170斤粮食。

与此同时,在战斗中负伤、在高原上生病的红军战士也为数不少,他们不得不离开部队,一路散落在甘孜高原上。很多战士被当地人收留、救助,有的在这里娶妻生子,慢慢地他们说藏话、穿藏装,融入当地社会,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甘孜人。1950年,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小平说过一句话,甘孜藏区人民“对保存红军尽了最大责任。”


冬日里的康定玉龙西钙化池

第三最——最多的路程

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是从三个不同地点出发开始长征的,但都经过了甘孜。也正是从甘孜开始,三个方面军的北进路线才最终一致起来。而且,红军在甘孜停留的时间又如此之长。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红军长征走过了两万五千里,在甘孜到底走了多少里?

据甘孜州党史办的研究:红一方面军路经甘孜时间最短,行军里程也最短,且集中在泸定一带,仅有233公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藏区时间最长,所到范围最大,行军里程也最长,约有3345公里。红二、六军团在甘孜藏区行动目标最为明确,奔走距离却不短,约为1812公里。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继续北上,行军里程约397公里。

由此汇总,三大主力红军长征途中在甘孜藏区的行军总里程达到了5787公里,即11574公里。这一算帐,我们不由得惊叹,仅仅在四川的甘孜藏区,红军就进行了一个万里长征!


海螺沟冰川

第四最——最不为人知的秘密

红军长征途中,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许多的事件大家耳熟能详,却不知道是发生在甘孜藏区。还有很多事件在甘孜发生了,人们却没有引起关注。

翻越当岭雪山。看过有关长征电影电视剧的人,一般认为红军翻过的大雪山夹金山最为艰难,其实不然。红军长征期间翻越最高、最难的雪山却是当岭雪山。当岭雪山,位于丹巴和道孚县之间,主峰海拔5400多米。1936年2月,刘伯承率部最先从丹巴县边尔乡一侧翻越雪山,随后红四方面军3万多人陆续翻越当岭雪山。由于当时是气候最为恶劣的季节,空气稀薄,不少红军战士因长期征战身体疲弱,在严重的高原反应中长眠在了雪山之上。

建立波巴政府。红军西进康北后,在执行民政政策、宗教政策和统战政策上,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先是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最有影响力“霍尔十三寺”的灵雀寺、寿灵寺、甘孜寺、白利寺、大金寺等建立《签订互助条约》,达成和平协议,后与康北的德格土司等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在此基础上,1936年3月至4月,红军帮助藏族群众在泰宁、道孚、炉霍、甘孜、雅江、瞻化等建立了6个县级波巴(藏族)政府。5月5日,在甘孜成立波巴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16个县的7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这是在康巴高原以藏族僧俗上层人士为主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藏族自治政府。

撤销“第二中央”。张国焘拒不北上强令红四方面军南下途中,于1935年10月在马尔康县的卓木碉(今脚木足乡)另立“中央”。随着北上抗日已成必然,二、六军团会师即将实现,张国焘在中央的耐心劝导和等待下,也为形势所迫,于1936年6月6日在炉霍老街红军总部驻地宣布撤销“第二中央”。

甘孜会师。红军长征有四次大会师。第一次是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达维会师,第二次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第四次是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第三次则是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1936年6月30日在甘孜的大会师。

如今,行走在甘孜高原上,遥想80年前这里风云变幻,铁流滚滚,旌旗招展,为人类史上前所未闻的壮举所震撼。打开尘封的历史,曾经拥有红色记忆的康巴大地,必将书写出更加美好的篇章。(文/尼玛嘉措)

(责编: 周晶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