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什么人?让外国记者“又爱又恨”

01.04.2016  19:25

  日前,新一期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正式开班。从1983年起,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已走过30多个年头。“会说话、敢担当”,面对敏感问题,一些发言人的睿智和风采给媒体和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诗人外交家”李肇星

  在很多人眼中,李肇星算得上是一位“明星”。在外交场合,他与对手斗智斗勇;也因为喜欢写诗,让大家看到了他柔情的一面。

  作为曾经的全国人大发言人,他还用一首诗回应过“涉藏问题”。

  2010年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就是李肇星。他在回答外媒记者有关西藏的提问时引用了仓央嘉措的一首诗。李肇星说:“为了帮助你看清楚一些谎言,我推荐你读几首诗,西藏一个著名的爱情诗人叫仓央嘉措,他是六世达赖喇嘛,在一首诗中,他非常深刻地指出,有些谎言往往看起来是非常艳丽的、闻起来是香气喷喷的,所以要千万注意。”

  不少记者都评价说,“诗人”的浪漫和“外交家”的沉稳,在李肇星的身上巧妙地融合,并且生成一种独特的气场。

   这位发言人很“女人”

  作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傅莹拥有很多“第一”的头衔:全国人大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发言人、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第一位驻西方大国的女性大使。细腻、优雅、敬业、干练……这位发言人很“女人”。

  傅莹曾怀抱“福娃”就西藏“3•14”事件接受BBC采访。在西方媒体一边倒歪曲中国,奥运圣火传递频频受阻的情形下,传递中国声音,捍卫中国主权和国家利益。她也善于结合运用西方媒体看重的数据分析来说明问题。在谈及西藏时,傅莹说:“西藏有宗教活动场所1780余处,平均每1600人一处,比英格兰地区每3125人一座教堂的比例还要高。西藏也面临复杂的问题,有人让宗教卷入政治,但是一个基本事实是,人民群众衣食无忧,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而解决温饱问题正是历届中国政府多少个世纪追求的政策目标。”

  2013年3月4日,傅莹首次以人大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亮相。香港《大公报》记者这样评价:即便面对军费预算、中日关系等相对敏感的话题,她也未曾表现出厉言呵斥、怒目圆睁的锐气,但恳切温婉中又明显带有不容置疑的刚毅。一句“你提到这个问题,中国记者都笑了”轻松回应了日本记者对中国“咄咄逼人”的评价,又以两句中国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和“来而不往非礼也”,来阐述中国面对无端挑衅将会果断应对的原则立场,其从容坦然,优雅自信,让人心悦诚服。

   “问不倒的发言人” 赵启正

  赵启正的幽默和直率,给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人形容他主持新闻发布会的风格是“曲水流觞”。

  2012年,作为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就“王立军事件”回答外媒提问。他当时说:“王立军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已经请假不能出席‘两会’,建议提问的路透社记者去采访薄熙来。”当时,薄熙来尚未落马。赵启正事后接受采访时说,上述关于王立军事件的回应,事先完全没有口径,完全是他自己的应答,“据我了解,事后中央还是很满意的”。

  去年,75岁的赵启正出版了他的新书《直面媒体20年》。他说:“不能为了正面报道而不惜说谎。为了国家利益,必须说实话。”

   喜欢“反击”记者的发言人秦刚

  在发言人中,秦刚显得有些特别。有外国女记者说,秦刚习惯在回答问题时喝水,“用凌厉的眼神扫射台下”。在担任外交部发言人期间,他的“刚猛”着实让外国记者“不太舒服”。

  秦刚曾在回应外国记者关于自由赴西藏采访的提问时说,“无论关于西藏还是新疆,我想和有关记者说几句话。我希望你们能够基于现实,而不是基于你们的幻觉来进行报道。”有一次,德新社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从“流亡藏人”那儿获取信息,是因为难以从中国有关部门得到相关核实。秦刚反驳道:“我们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人他饿了,没有钱去买吃的,他就能去偷,去抢,去抢银行吗?这是一种强盗的逻辑。”

  从“3•14”事件到北京奥运,从新疆“7•5”事件到力拓案和谷歌事件,秦刚几乎无一错过。“他会生气,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公,并且开始‘不按剧本念’。”一位外国记者说,秦刚没有以惯用的外交辞令应对,这使得一些话语更有冲击力,即使敏感话题也不例外。

  2015年1月,秦刚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转任礼宾司司长,自此离开了新闻发布台。

  13年前,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开班,一百多名新闻发言人受训。现在,新闻发布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赵启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新闻发言人符合当今中国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内要求我们政府增加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同时争取公众的支持和监督;对外要说明中国,解疑释惑,增加中国影响力,新闻发布会都是重要的方式和途径。(中国西藏网 文/郎宁)

(责编: 刘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