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累计投入上亿元 中央为何特别关注这个小地方?
这个地方被称作“太阳部落”。十年来,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3亿元,设立专项资金,建立研究所、实验室,为的就是解决这里的一件事。
让中央关切的地方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这是四川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位置最偏远的一个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人口约10万。它有一个美丽的藏语别称——扎溪卡,意为“雅砻江边”。这里名字虽美,却因为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原因,被包虫病“威胁”,当地患病人数占四川省包虫病患者总数的45%以上。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包虫卵及幼虫生存在土壤、地表水体及动植物之中,主要通过食物、水源、飞沙及与动物接触进入人体。成虫后对人体组织破坏极大,病死率较高。“不取河水就没有水喝。”这是石渠县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由于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水源仍以地表水为主,无任何净化、消毒、杀菌措施。再加上牧区草原地形平缓、水流较慢,牲畜携带的虫卵进入水体以后容易聚积,使地表水受到污染。因此,不干净的水成为包虫病重要传播链之一。
△建成后的安全用水井房
石渠拥有雅砻江、金沙江、高原雪水等丰富的水源,为什么解决不了安全饮水问题?当地气候条件恶劣、冻土层技术攻关、资金有限,这些都是石渠县面临的饮水难题。为此,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区地下水资源应急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项目;2013年,石渠县11个乡(镇、场)50口示范井顺利建成,解决了近8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2014年至2016年,计划实施建设的450口规划井,将覆盖石渠县23个乡镇,解决103个村7860户43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牧民为犬只投放驱虫药
“石渠流浪犬和染疫犬较多,给包虫病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今年冬天,石渠县政府组织千余人,对全县境内25000只狗进行摸底调查和建档,由县财政支付和垫资共计417.6万元,用于实施犬只挂牌登记和规范管理工作。“在石渠县,每家每户的狗都有一个项圈,项圈里面的芯片记录有相关的基本信息。”
“之前我们不知道这个病是咋得的,更不要说怎么预防了。现在听各种宣传、讲座,让我们了解到这个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心里面就不怕了。”格孟乡牧民拉措说道。去年,石渠县培训了一批乡镇宣讲员,深入到群众中开展宣讲。同时,通过县疾控中心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开设健康教育课、向学生发放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读物等,发挥‘一生带一户’、‘小手拉大手’的作用。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央和地方都很关注包虫病防治,在石渠县开展的包虫病防治工作也作为了藏区地方病防治的探索和试点。“‘灭病犬,治病人,奔小康’,我们现在正按照这样的主线来做。”
2015年4月,国家又下达了1.18亿元的甘孜州包虫病专项防治资金,用于建设治疗研究所、动物防控实验室、12个县的集中屠宰场以及石渠、理塘、色达三县的饮水源地保护和安全饮水点。
(责编: 胡英)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