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收官年 关注西藏生态文明建设

22.05.2015  07:30


阿里改则县工作人员在查看人工种草的长势。(改则县人民政府供图)

   中国西藏网 讯  日前,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列出了8个方面共39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由于今年是“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规划的“收官之年”,《意见》的内容格外引人关注。其中,《意见》提出,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订或修改50项左右节能标准,推进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改革。西藏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意义重大,其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令人关注。

  目前,西藏的现状是在中国全面小康及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后进、欠发达地位,所以西藏要先于其他省区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但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这已经成为共识。

  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藏来说,环境保护一直都是很严谨的话题。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相继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与国家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力度。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西藏的贯彻落实,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并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统一规划,合理采伐,遏止了乱砍滥伐,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严格限制经济开发等人为活动,力求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此外,西藏还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使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多数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并逐渐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使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栖息地以及重要的生态系统,候鸟迁移的重要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生物遗迹等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在推进绿色城镇建设方面,西藏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城镇低碳绿色发展,严格执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强制性标准。提高城镇绿色能源供应,在主电网无法覆盖的偏远城镇大力发展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多年来,西藏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据4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显示,目前,西藏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区域处于原生状态。其中,西藏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居全国之首;森林覆盖率达11.91%,活林木总蓄积量居全国首位;各类湿地面积600多万公顷,居全国首位。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得到很好保护。(本文内容综合自新华网、中国西藏网、国务院新闻办网站)

(责编: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