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在西藏民族大学召开
30.11.2015 17:04
本文来源: 中国藏学网
11月28日,由西藏民族大学、光明日报社、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主题为“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的首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在位于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举行。 本届论坛深入贯彻落实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促进西藏的发展进步为宗旨,紧扣“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围绕南亚大通道建设、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西藏与周边国家及祖国内地周边省市的经济合作、“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等进行研讨与交流。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青藏高原文化与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委员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和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学者汇聚秦都咸阳,共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西藏发展大计,为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建言献策。
上午8:20,论坛开幕式在学术报告厅举行。西藏民族大学校长扎西次仁、光明日报副总编刘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分别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西藏民族大学师生代表近四百人参加开幕式。西藏民族大学副校长、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凯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上午的主题学术演讲中,西藏自治区原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光明日报原总编辑苟天林,中国前驻印度大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刚,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马加力,西藏自治区党委原副秘书长、四川大学教授孙勇,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教授、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首席专家郑保卫,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博导周伟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教授、《全球化》副总编王晓红,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博导狄方耀等8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南亚关系和“两廊”建设、西藏对外开放与跨喜马拉雅通道建设、从南亚大通道看西藏与邻省发展、藏医药在中华文明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定位及行动策略、“一带一路”战略中重塑西藏开放新优势、“唐蕃古道”与“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西藏、准确理解与扎实推进国家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对西藏的功能定位等议题发表学术见解,赢得高度评价。 下午论坛设立“西藏对外开放”、“西藏文化传播”、“西藏经济发展”、“西藏政治与文化”等四个分论坛同时举行,每个分论坛分上、下两个半场,共有48名专家学者发言交流,就相关领域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各分论坛评议专家做出了简要、精彩的点评。 下午5:30论坛举行闭幕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主持闭幕式。4个分论坛上下半场的8位主持人先后汇报讨论交流情况。西藏民族大学副校长、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凯教授作总结讲话,他概括了本届论坛的几个特点:一是主题鲜明,咨政服务意识强;二是知名专家多,论坛层次高;三是内容丰富,多学科交融;四是形式多样,交流广泛深入。 在完成论坛各项任务之后,下午6:20,西藏民族大学校长扎西次仁宣布首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胜利闭幕。 本届论坛基于西藏自治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宏大背景,面向西藏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外交等方面进行多学科交流与探讨,以鲜明的主题和浓郁的民族气质、西藏风格,吸引了国内各学科著名学者济济一堂,献计献策,引起学界和社会关注,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新华社、中国西藏网、新浪网、陕西和西藏地方媒体均给予积极评价。 在本届论坛举办期间,西藏民族大学还组织开展了多项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动。共计举办6场专家学术报告会,2场工作交流会,1场工作推进会。承担2011协同创新中心课题的一些专家还指导和组织实施课题研讨,几位专家还在校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 首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结束后,主办方将编辑出版《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一书,并在《西藏民族大学学报》设立专栏刊发论坛成果,扩大学术成果影响力。其中一些应用性强的重要成果还将以不同方式向有关部门上报,发挥资政服务作用。学校表示,要将论坛打造成为西藏民族大学服务国家治藏战略、推进西藏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特色学术研究品牌。
(文:周德仓/图:汪琦、蒋孝富)
本文来源: 中国藏学网
30.11.2015 17:04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