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产能合作一举多赢

09.07.2015  11:22

  中非产能合作互有需要、互有优势,既是帮助非洲,也是帮助中国自己

  近来,产能合作成为中非合作中的一个热词。很多非洲国家都热切希望抓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成为中国产业和产能转移的优先承接地,助推本国工业化。中非开展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互有需要、互有优势、互为机遇,有助于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进而促进世界更加均衡、稳定与繁荣,让中非和世界人民都受益。

  上世纪中叶以来,非洲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求实现经济自主可持续发展。但遗憾的是,有些发达国家对非洲只愿“给鱼”,不愿意“授人以渔”。如今,非洲仍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陆。

  经济上不独立,政治上就难以真正独立。“给鱼”只能救急,只有“授人以渔”才能真正帮助非洲建立健全属于自己的工业体系,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彻底改变廉价出口原材料、高价进口商品的不利地位,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

  中非开展产能合作,就是要“授人以渔”,帮助非洲破解长期制约其发展和工业化的两大“瓶颈”难题,即基础设施滞后和人才不足,并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实现技术转让,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和外汇、增加税收和初级产品附加值,把非洲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拥有大量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具备为全球提供先进装备和产品的生产能力,同时,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需要到海外谋求新发展。中国有能力、也有需要推动产业和产能到海外发展,在带动合作国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自身再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非洲人口红利巨大,是接受外来产业转移最理想的承接地之一。非洲谋求工业化需要来自中国等国家的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中国政府愿真心诚意帮助非洲改善投资软件和硬件环境,“筑巢引凤”,为中国产业和产能转移创造条件。可以说,中非产能合作互有需要、互有优势,既是帮助非洲,也是帮助中国自己。

  帮助和支持非洲国家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遗憾的是,有些国家仍把非洲当作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和“后花园”,竭力利用自身的传统影响力和现实威慑力,对非洲内外事务包括非洲跟谁交朋友、与谁合作指手画脚、粗暴干涉。他们不愿意真心帮助非洲实现自主发展,还想方设法干扰、阻碍别人与非洲开展合作。

  正当中非产能合作即将扬帆起航之际,有些西方媒体闭着眼睛,大肆渲染中国将把过剩产能和污染转移到非洲。他们看似关心非洲生态环境,实则担心非洲推进工业化,实现政治和经济独立。

  诚然,中国在快速发展进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过付出环境代价的教训。作为非洲的真诚朋友和可靠伙伴,我们绝不愿意看到非洲国家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中国政府愿全力帮助非洲国家设立产能准入标准和环保门槛。中国冀东发展集团在南非建设的水泥厂项目率先采用水泥余热发电技术,每年可减少工业用煤1.7万吨,为南非水泥行业树立了新的最高标准。这就是中非产能合作的范例。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殖民时代已经终结,零和思维必须抛弃。非洲属于非洲人民,是世界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国际伙伴同心协力,非洲国家才能更多受益,世界才能更加和谐与美好。

  原标题:中非产能合作一举多赢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