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论”无力给“新常态”蒙阴影

29.09.2014  10:42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国际上一些对中国抱有偏见和疑虑的人看不到这种深刻变化,反借机“唱衰中国”,鼓吹所谓“中国经济前景不明论”:一是宣称中国经济增速将持续下滑,“经济硬着陆风险极大”;二是炒作中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崩溃”、中国地方债务可能全面违约,将引发“金融领域连锁反应”;三是抨击中国改革进程缓慢,预言丧失“改革红利”的中国经济前景黯淡。虽然这些论调有一定迷惑性,但理性分析一下,其偏颇之见、轻率之论昭然若揭。

  一是只看增速,无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质。相比过去长期高达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去年7.7%和今年上半年7.4%的经济增速确实有所放缓,但这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经济增速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事实上,在经济增速略降的同时,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上去了,产业和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了,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成果实实在在。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德国、法国、韩国转型前后经济增速下滑幅度都超过50%,日本甚至从1950—1972年的年均增速9.7%,直落到1991—2012年的年均增速0.86%。像中国这样,能够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依然傲视全球,实在难能可贵。这正预示着中国经济更加健康、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光明前景。

  二是生搬硬套,忽视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曾感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看上去不合理,可是却管用”。而“中国经济前景不明论者”不对中国具体国情进行深入考察,仅仅基于所谓的国际先例和通用指标,就对中国经济走向作出预测和判断,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

  中国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确实存在,也有一定风险,但与之伴随的是中国居民和企业的高储蓄率以及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这种负债是可控的。而且这些债务主要投向道路交通、机场轨道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资产较为优良,与西方政府的“消费性负债”性质有很大不同,只要处理得当,就不会爆发类似西方国家政府的债务危机。中国房地产市场也确实存在过热现象,但并不像华尔街某“大师”断言的那样,“中国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而且中国房地产市场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中国购房者首付款比例为30%,不像美国等国家存在不少零首付购房现象,中国家庭债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到20%,远低于美国96%和欧元区62%的水平。中国居民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会带来一个更加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

  三是目光短浅,轻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巨大动能。毋庸讳言,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确实积累了一些风险和问题,有的还涉及深层次、体制机制性矛盾。但中国政府并未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在改革攻坚战前止步、退缩,而是制定了一系列“问题导向”的改革举措,把解决问题、化解挑战的过程变成激发市场活力、增添经济动力的过程。

  今年以来,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中国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改革方案,决心大、力度强、措施实。从放管结合到定向调控,从优化结构到民生兜底,从财税体制改革到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啃的都是“硬骨头”,实现的都是历史性突破,对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积极影响也是长远的、根本性的。事实表明,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不但没有暂缓改革,反而通过加快改革步伐为未来发展积蓄了能量、拓展了空间。

  还有,我们也不能排除,个别妄评中国经济的人是受利益驱动,是在为配合国际炒家的逐利行为制造舆论。中国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国际对冲基金和金融大鳄垂涎欲滴但一直未曾得手的“肥肉”,也是他们孜孜不倦唱衰中国经济的动力。索罗斯狙击东南亚,高盛绝杀希腊,都是通过唱衰、做空、收割等一整套手法赤裸裸地攫取他国财富的例子。对这种恶意唱衰,我们更要高度警惕。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外界杂音既挡不住中国改革发展的步伐,也遮不住世界各国“向东看”的目光,越来越多国家和有识之士看到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红利。中国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得到世界各国广泛积极响应,也说明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与“中国经济前景不明论”的聒噪相比,这些切实行动反映出的才是主流和趋势。

  原标题:“不明论”无力给“新常态”蒙阴影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