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历史的厚重叫做黄寺与紫禁城
中国西藏网讯 北京西黄寺,是始建于清顺治年间的皇家寺庙,是驻京掌印扎萨克喇嘛处理北京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中央集权的中心象征。12月8日至9日,众多专家学者将齐聚北京,围绕西黄寺与紫禁城,在“黄寺论坛”上,讲述那些比任何清宫剧都更加扣人心弦的真实历史故事。
△图为西黄寺清净化城塔。摄影:许娜
据西黄寺管理处处长张士豪介绍,本次 “黄寺论坛”是第三届,以“藏传佛教文化——黄寺与紫禁城”为主题,由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
张士豪说,黄寺与紫禁城之间的密切联系,印证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紧密的主权关系。“黄寺既是弘扬以六世班禅大师为杰出代表的藏传佛教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历史见证,也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丰碑。紫禁城内有65处清宫藏传佛教殿堂和近3万件藏传佛教文物珍品收藏,其中与六世班禅的朝觐进贡往来文物等,见证着藏传佛教在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留下的历史印记,在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以及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等方面产生了诸多深远影响。”
张士豪认为,通过研究藏传佛教历史、保护珍贵文物、继承优秀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令藏传佛教文化为当下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从这些方面来看,论坛具有深远意义。
故宫博物院在上述方面具有丰厚的研究资源,不仅拥有众多文物与古建筑,还有数量庞大、普通人难得一见的清廷历史档案。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介绍,上世纪80年代,故宫博物院就开始了对藏传佛教的研究。
△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摄影:杨月云
罗文华说:“这些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研究清代皇家藏传佛教寺庙和北京藏传佛教寺庙历史,更是为了理解在当时朝廷如何通过藏传佛教怀柔远方,发挥其处理民族宗教矛盾功能,从而稳定、掌控整个蒙藏地区的历史。”目前,通过梳理,一张清代以北京为中心,向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四川、云南、陕西等地辐射的藏传佛教关系网正在逐渐清晰。
△图为承德供养的清乾隆皇帝下令制造的银鋄金六世班禅像。摄影:刘莉
罗文华还特别提醒:“黄寺并非因为五世达赖、六世班禅曾在此驻锡,所以才成为皇家藏传佛教寺庙。”他解释,清代宫廷藏传佛教是一个整体,黄寺也是清代宫廷藏传佛教的一部分。黄寺的费用是由清廷内务府拨付的,而内务府管理的是皇帝自己的私人存款,这意味着,黄寺是由皇家直接管理的。
△紫禁城西路宫殿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雨花阁(左)是一座藏传佛教密宗佛堂,与北海白塔遥相呼应。摄影:刘莉
同时,黄寺进行的所有法事活动、维修及其相应开销都由清廷官方控制,僧人在此出家,都受到官方控制,包括人数、住持任命等都有明文规定,这与在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中的皇家寺庙的待遇是一样的。所以,“黄寺虽然地处宫墙之外,但都属于皇家寺庙系统”。
△图为紫禁城东华门城楼。摄影:刘莉
据了解,将有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布达拉宫管理处、北京雍和宫、扎什伦布寺、香山管理处、承德外八庙管理处等院所及文保单位,台湾、香港等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宗教文化团体、企业家等相关人士参加和观摩论坛。悠久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积淀,将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发布?又将有哪些历史人物、事件与实物穿越时光,走进世人的视野?本届“黄寺论坛”令人期待。
首届“黄寺论坛”以“乾隆皇帝与六世班禅学术研讨会”为主题,于2013年10月召开;第二届论坛以“西黄寺与藏传佛教文化”为主题,于2015年9月召开,到今年已是第三届。前两届论坛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专家认为,“黄寺论坛”为藏传佛教文化研究提供了最新学术成果展示及信息发布的平台,内容丰富,涵盖从藏学、宗教、民族学、史学、建筑、文学、考古、文博、文学、民俗、园林文化等方面,为藏传佛教文化的保护交流和藏传佛教健康传承提供了智力支持,对加强国内涉藏学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藏传佛教文化的阐释研究和传播交流,推动藏传佛教教义教规与文化阐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贡献了力量。(中国西藏网 文/刘莉)
(责编: 苏文彦)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