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一带一路”提供中国方案 阐述中国理念 体现中国担当
中国西藏网讯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取得丰硕成果后,于北京圆满闭幕。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牛治富教授在回顾本次峰会时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峰会联合公报,为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的人类社会,提供了全球化治理全景式的新思路。
△图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习近平在峰会上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总结了中国在促进和平、推动互利合作,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增长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构建繁荣、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望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提出了下一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点、中国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牛治富认为,习近平的讲话为当下挑战频发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系统阐述了中国理念,“通过这些讲话,可以看出,正站在新发展起点上的中国在当今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中具有担当精神、创新精神。这也是中国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开放的大思路的全景式展望。同时,也为西藏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方向和机遇。”
△图为在吉隆口岸拍摄的排队等待接受检查的尼泊尔货车。新华社记者刘东君摄
“西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挑战与机遇并存。”牛治富分析,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软联通”,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人心相通“五通”的“硬联通”组成的总体构想,是西藏融入“一带一路”的内容和纲领。同时,“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所以,搞好南亚大通道建设,打通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并向南延伸,从而成为连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喜马拉雅大陆桥的交通枢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开发开放、加快发展的希望和机遇所在,有利于构建国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全面扩大西藏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拓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空间,对于促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牛治富认为,中央对西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搞好南亚大通道建设的定位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我的个人观点是:南亚大通道建设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中尼印经济走廊,从而与南亚合作联盟(SAARC)相对接,走向南亚市场。”
据学者考证,陆上的古丝绸之路有北线、南线、西线几个通道,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西藏吉隆在历史上是“唐蕃古道”的延伸“蕃尼古道”即“中尼古道”芒域段,通向尼泊尔的重要口岸。唐代贞观年间,唐朝官员、著名外交家王玄策取道吐蕃、泥婆罗(今尼泊尔),数次出使天竺(今印度),留下的摩崖石刻中有清楚的记载。
而经过吉隆通向南亚的这条历史悠久的传统陆上通道,自古就既是商贸通道,更是文化通道,也是脍炙人口的“迎亲大道”,泥婆罗的尺尊公主就是通过这条通道来到吐蕃嫁给了松赞干布。牛治富说:“这条古道还与被称为‘麝香之路’的西向古道相连。从古时候开始,西藏出产的麝香就是从这里经过西藏古时羊同(今日阿里)到达中亚、西亚再运往欧洲。从云南出发的‘茶马古道’,经过拉萨后,也是通过这里进入南亚。”西藏与南亚地区山水相连,文化习俗相近,存在着天然的人文纽带和亲近感,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采取多种方式争取沿线国家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必将筑牢“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基础。
牛治富表示,当下,推进南亚大通道建设的过程中,西藏要将这些与南亚地区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和西藏的机遇、南亚尼泊尔等国家的机遇等问题梳理清晰,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深化南亚大通道建设的认识,使西藏真正成为一带一路通向南亚的“中尼印经济走廊”的重要参与者,从而将西藏区位优势发挥出来,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以及南亚各国繁荣和谐起到更重要的现实作用。
牛治富表示,西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承担的角色面临许多挑战,也有许多机遇。“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印之间政治互信不足,二是基础设施还不理想。”中尼之间的樟木口岸由于尼泊尔“4·25”大地震受到损坏,目前还在恢复建设中。现在主要依靠吉隆口岸面向南亚,吉隆口岸已经承担起中国西藏的商品向南亚国家尼泊尔出口的主要任务。
为了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牛治富说,从实践上来看,西藏目前正在实施的“十三五”规划,运输口岸、铁路建设、中尼边境自贸区,以及金融互换点建设等都是直接的现实路径的展开,这既是历史的继承,也是现实的创新。例如,正在筹建的日喀则—吉隆铁路,尼泊尔也有愿望,积极要求把铁路修到加德满都。这项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通畅是保证贸易畅通的重要前提;在资金融通方面,中国银行已在加德满都设立兑换点。
△图为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牛治富教授在学术会上发言
令人高兴的是,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以后,传来促进中尼合作的好消息:西藏企业签署两项合作协议,一项是拉萨市和美布达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尼泊尔英菲尼迪控股公司签署了《尼泊尔·中国西藏旅游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另一项是拉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尼泊尔工业区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平安集团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中尼友谊工业园框架性合作协议》。
作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举措之一,2015年,地处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成立了南亚研究所,这是西藏自治区成立的第一批智库之一。并且,咸阳是陆上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这里创办南亚研究所,具有厚重的历史渊薮,同时还具备地理、人文、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优势。
据牛治富介绍,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成立以来参加了全国各种有关南亚的学术研讨会,已经是全国南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重要会员。研究所提出加快南亚大通道中尼段的建设,为西藏自治区政府提供了一些咨询报告,与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特里布文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正在启动相关课题的研究。此外,还与印度有关大学也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接下来,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计划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指引下,进一步在南亚大通道建设中西藏作用的研究,以现实问题为主导,着力在“深化”上做文章,在“五通”方面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方案,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与南亚国家的高层智库建立联系,在尼泊尔、印度、不丹分别设立研究中心。
牛治富说:“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对在新形势下搞好南亚研究,做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藏工作充满信心。”(中国西藏网 文/刘莉)
(责编: 胡英)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