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人家] “一针一线”缝就致富之路
△淳朴的笑容(吴和政摄)
格绒丁巴今年刚满39岁,身材不高,坚毅有神的眼睛,黝黑发亮的皮肤,沉稳持重的性格,公道正派的作风,是他身上的“标签”。他是甘孜州乡城县傍河乡自龙村村委会主任,他的成长历程,是一曲摸爬滚打的奋斗之歌。
勤奋打拼 白手起家
格绒丁巴幼年在十分贫寒的家中长大,7岁便开始当裁缝学徒,17岁便扛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当家”操持一家大小事务。牲畜、农田、杂务、家事一件件摆在稚嫩的格绒丁巴面前,家境困苦、父母多病如重山压在青年格绒丁巴肩上。
穷则思变!在父亲去世,母亲身体渐好的情况下,格绒丁巴毅然决定到邻县乡城县打拼。陌生的环境、不同的语言,一切从零开始,格绒丁巴咬牙,心中暗道:“我一定要挣到钱!”
于是,从打散工、租偏远旧房接单做裁缝开始,凭着勤劳的双手、扎实的技艺和诚信经营的态度,格绒丁巴的梦想逐步开始实现。他在乡城比较热闹的市场租铺面做生意,不仅经营藏族衣装,还扩大到藏族饰品、日常用品售卖,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格绒丁巴家老旧窄小的旧房变成了时下流行的藏式新房,添置了铜锅、金银碗、高级藏毯、珊瑚珠等,远近村民无不羡慕,纷纷夸赞他是白手起家的致富能手,并向他取致富之经。
投身村务 服务群众
△傍河“高原人家”格绒丁巴
“热心肠,乐意为村民服务”是乡亲们对格绒丁巴的评价。由于格绒丁巴处事公道正派,又是致富能手,很受村民信任,2013年7月,格绒丁巴被推选为自龙村村委会主任。
自龙村有一个孤儿,无任何经济来源,格绒丁巴通过“结对认亲”,认他作亲戚,并把他当着自己子女一样照顾着。多吉家女主人阿崩今年已77岁高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农忙时节,总会看到多吉家的地里戴着牛仔帽的格绒丁巴在忙碌着。格绒丁巴有事没事都会到81岁的老党员四郎次巴家坐一坐,拉拉家常,并为老人家讲解当下政策方针,让四郎次巴感受到党的关怀。今年虫草采挖期间拥乃家准备贷款收购虫草,须找人担保,格绒丁巴二话不说带着拥乃家四郎曲灯到傍河乡开具相关证明为其担保。自龙村到乡中心学校的途中有一条小河,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原来的桥因长久失修成为危桥,格绒丁巴了解情况后,自己出力出物为学生搭建起了一座新的木桥。
自龙村属典型的半农半牧村,全村耕地面积316亩,大多数村民靠种植本地青稞生活自给自足。为此,格绒丁巴多次到农牧局联系,带头示范种植青稞良种康青三号,并积极带动乡亲们种植青稞良种,提高青稞单产,助农增收;他动员乡亲们集中连片打造油菜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吸引外来游客,拓宽经济收入来源。全村现有牦牛410头,藏香猪100余头,格绒丁巴经常村里县里的跑,和东头海椒专业合作社、“一把手”公司积极衔接,为乡亲们寻找畜牧产品的销路。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480元。自担任村委会主任以来,格绒丁巴还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帮助贫困家庭12户,帮扶特殊困难群众20余人次,劝返学龄儿童3名。
△格绒丁巴向读者吐露心声
“旅游致富”是格绒丁巴带领村委班子认真调研后为自龙村长期致富开出的“方子”,自龙村有百年历史的自麦经堂、有带着传奇色彩的“青杨之母”、有稻城最大的玛尼堆,构成了一幅美丽风景图。在他的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龙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开工,《自龙村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在全村村民大会中通过,美好蓝图正在一步步绘就。(文/白马汪扎 专供中国西藏网)
(责编: 刘莉)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