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4年,《西藏通史》面世
在2016年12月29日举行的中国藏学出版社成立30周年发布会上,《西藏通史》、《雪域藏医历算大典》和《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藏族地区及其当代启示》等3部藏学重头作品推出。其中,《西藏通史》全书850余万字,是首部完整、全面、系统介绍西藏地方历史的通史著作。
记者 韩海兰
严密分析,澄清了很多历史是非
中国的历史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西藏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史上,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及其他兄弟民族地区经济上相互依存、政治上密切关联、宗教文化上水乳交融、风俗习惯上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元朝西藏地方纳入中央王朝行政版图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实施了有效的管辖。总结历代西藏地方发展稳定和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与成败得失,发掘中国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既有助于继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凝聚西藏各族人民的心力,以实现把西藏建设成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宏伟目标,并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记者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西藏通史》共850余万字,分为早期、吐蕃、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国、当代等8卷13册,是目前国内、也是国际藏学界全面系统展现西藏历史研究的重要著作。除史实、史料外,这套通史还通过权威专家的严密分析,澄清了很多历史是非。
据介绍,850余万字的巨著《西藏通史》,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正式启动于2002年,经过近百位藏学家和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撰写,历时14年,于2016年底正式完成了全部的研究和编写任务,是首部完整、全面、系统介绍西藏地方历史的通史著作。同时在《西藏通史》的编写过程中,专家们还研究出版了《西藏通史专题研究丛刊》、藏文历史资料丛刊《历代达赖喇嘛传》、《历代班禅传》等一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为深入研究西藏历史、服务西藏现实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中国藏学出版社成立30周年发布会上,与《西藏通史》同时推出的还有《雪域藏医历算大典》和《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藏族地区及其当代启示》。据了解,《雪域藏医历算大典》是从藏医藏药古籍文献中筛选了最具研究价值、文本完整、内容全面的金汁写本、手抄本、珍贵印本,共130卷。其中既有收藏于宫殿和寺庙的珍本,也有流散于民间的孤本、善本,更有部分译自汉文的珍贵古籍,很多是首次出版面世。《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藏族地区及其当代启示》则是独具藏族特色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题材作品,全书70万字。该书在介绍红军长征经过藏区历史的基础上,引入了大量珍贵文字和图片史料,重点阐述了长征精神、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启示。
展示人类在西藏历史研究中的最新水平
《西藏通史》总主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总干事拉巴平措表示,历史学科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门学科。各门具体学科都有它形成、发展的过程,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内容包罗万象,错综复杂。《西藏通史》的研究和撰写也曾面临过许多困难——通史的撰写要求学者既要专精,又要博通,而事实上,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一个人很难达到。《西藏通史》的研究和编撰工作意义重大,然而要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又给编纂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顺利完成《西藏通史》的研究和编写工作,专家们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并做了精心的准备。首先,摈弃西藏历史上的唯心史观和有神论思想;其次,立足史料,充分吸收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遵循“厚今不薄古”的原则,实事求是,努力探讨西藏地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重视西藏地方历史发展的特点,重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论述;第四,重视对西藏历史研究中的空白、疑难和热点问题的研究。总之,《西藏通史》的编纂致力于政治上、学术上的高标准、严要求,体现科学创新精神,以展示人类在西藏历史研究中的最新水平。
“就客观条件而言,目前,西藏历史研究领域还存在许多疑难点和空白点,许多领域还无人涉足,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今,在这项任务已经完成之际,我们却感到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解决,在我们的成果中依旧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乃至错谬。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再版时进一步修正、补充和提高。”拉巴平措如是说。
(责编: 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