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林周一家亲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年长9倍
16.08.2014 16:37
本文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江苏援藏干部、拉萨市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王益冰 摄影:胡青
中国西藏网 讯 格桑卓玛和索朗仁青是一对不到30岁的藏族夫妻,他们在拉萨市林周县边交林乡现代农业设施示范园区承包了2个面积共1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乡政府免费供应瓜果幼苗,还配了技术员指导种辣椒、西葫芦等。从去年底承包大棚,我们的毛收入近6万元。”小两口开心地向记者介绍着,旁听的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王益冰满意地笑了。
43岁的王益冰是江苏苏州吴江县对口支援拉萨林周县的干部,也是第7批苏州援藏干部,他介绍,从1995年起至今,苏州每3年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前往林周对口支援。7批40名援藏干部带来了科学的理念、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并且,从第7批援藏干部开始,到西藏后他们不再担任主要职位,而是挂副职协助当地藏族干部做辅助性工作。
在吴江区工作时,王益冰的“下基层”往往是跟国内外驰名企业打交道,而在西藏待了1年零1个月后,现在的他已经可以熟练地与农业示范园区的技术员和承包大棚的农牧民探讨瓜果苗木的种植问题了。他笑着说:“县委书记援藏挂副职更能将精力聚焦到田间地头具体的事情上来。跟群众打交道,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事情,心里踏实。”
“苏州对口支援林周县建设,以往是给一笔钱就算交差,但授鱼不如授渔,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是帮助林周自己‘造血’。”王益冰的“造血”理念,非常重视健康可持续发展。回忆当初刚到西藏,他和一起来援藏的3位同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基层调研。看到问题后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事间探讨形成共识后,再同当地干部协商。
本文来源: 中国西藏网
16.08.2014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