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在历史波澜的沉浮跌宕中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就在于凝结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着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的奋斗史,深刻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向和路径,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注入了思想能量、提供了重要遵循。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历史深刻表明,中华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改革开放36年来,正是有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我们才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中华民族才能够从容自信地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思想基础的根本所在。
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既要着手做好民族团结各项具体工作、不断创新载体和方法,又要着眼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解决民族问题,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不仅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在继续用好发展这把钥匙的同时,必须把思想教育这把钥匙用得更好。
人心相聚,根本的在于价值相通,认同相一。而文化认同则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会巩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更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这种同宗同源的文化和价值渊源,是加强文化认同的丰厚土壤。不断深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都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没有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没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明天。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我们就一定能凝聚起磅礴力量,共同推动实现13亿人民的伟大梦想。
原标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