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不垮的“幸福沟”,生生不息“帐篷村”——西藏吉隆震区临时安置点生活见闻
新华社拉萨4月30日电题:震不垮的“幸福沟”,生生不息“帐篷村”——西藏吉隆震区临时安置点生活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京品、黄兴、王守宝
4月30日上午9时许,阳光铺撒在中尼边境的吉隆沟里,不远处的雪山熠熠生辉。28岁的丹增掀开帐篷门帘,从水桶里舀水洗脸,然后打开电动酥油茶机打好飘香的酥油茶。
像这样,丹增已经在帐篷里度过了5天的生活。
丹增是吉隆镇上的一名村民。5天前,尼泊尔发生强震,距离尼泊尔边界仅20多公里的吉隆镇受到重创,丹增家的房子出现裂缝,当天晚上,她们一家7口住进了镇附近的临时集中安置点“帐篷村”里。
记者看到,丹增的帐篷外面有一张新铁皮围起的小厨房,里面摆放着煤气罐、灶炉等厨房用具。帐篷里,两张床上整齐地摆放着藏式卡垫、棉被、印有蓝精灵的儿童装。
“地震第三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去就餐点吃饭了,全部自己做。”丹增指着地上的糌粑说,地震后政府发放了50斤糌粑和矿泉水,一些受灾群众比他们家更困难,到就餐点吃饭的人很多,他们不想再添麻烦。
像丹增这样住在226个帐篷组成的“帐篷村”里的受灾群众还有1400多名。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公安边防、政府等各方力量迅速行动,帮助转移村民,搭建帐篷。
“帐篷村”里住着一对在吉隆经商的尼泊尔夫妇,他们老家在距离吉隆口岸不足一百公里的鲁夏镇。女主人措尼卓玛说,中国政府给他们发放了基本的物品,每天也能吃上三餐热饭,享受和中国公民同等的待遇。
吉隆县县长胡红告诉记者,“帐篷村”里除了42名尼泊尔人,还有一群刚刚从尼泊尔过来入住的254名特殊“村民”——来自中国水电七局尼泊尔那苏瓦卡里项目部的中国工人。地震发生后,那苏瓦卡里项目部受到重创,2名工人死亡。中国出动直升机将其他工人全部接回国内,并安置在“帐篷村”。
“没想到政府派直升机接我们回国,还安排得这么妥当。”4月30日12时50分,记者看到这些工人排起长队等待打饭,四川籍工人李海建说,他们10到12个工人住一间帐篷,解放军战士为帐篷里拉起电线,并根据需要发放了棉大衣。
4月29日赶到“帐篷村”的蔡绍宽,是那苏瓦卡里项目部承包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的负责人。他告诉新华社记者,5月1日,这批工人将乘坐大巴前往日喀则,并在5月2日乘民航包机返回老家。
工人们要回家了,热索村的白玛一家却要在这里迎接新生命的诞生。4月27日,已经怀孕近8个月的白玛随乘直升机,和被围困在热索村的村民一起,住进了“帐篷村”,“帐篷医院”的医生为她做了免费孕检。白玛的丈夫朱科来自四川巴中,3年前来到吉隆打工,认识了白玛并成立家庭。
朱科翻出和白玛的结婚照说:“再有2个月,我就要当爸爸了。我打算在帐篷外搭建个小厨房。我下厨,让媳妇吃得更好。”
吉隆沟,藏语意为“幸福沟”,这里不同于藏北的寒冷干燥,树木常青,鸟语花香。尽管地震震垮了人们的房子,但没有震垮人们生活的希望。
“帐篷村”里的帐篷颜色各异,有蓝色的、绿色的,但相同的是每顶帐篷上面都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夕阳西下,“帐篷村”里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纵使山河震碎,希望永在前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