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八·一”:高原红·红基因

01.08.2017  16:17

  8月1日,一位巨人,他已90岁。这位巨人,他依然年轻。

  从1927年8月1日,划破南昌城寂静之夜的一声枪响,到1934年10月,开启长征征途的铿锵行军,这是一支不畏艰险,永向光明的队伍;从延安窑洞前昼夜不息的织布声,到青藏线上凿山开路的阵阵轰鸣,这是一支扎根人民,敢于奋斗的队伍;从毛泽东主席《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的“精兵简政”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轮军改中的“排兵布阵”,这是一支不断完善,生命力恒久的队伍。

  这就是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的军队,红色的军队。

  如果说“红色基因”是人民军队的内核和特质,那么不论是50年代解放西藏的老十八军,还是现在仍守卫边疆的驻藏部队,他们的精神已染上高原红,他们的情感已融入雅鲁藏布江水……

  解读西藏军队的“红色基因”图谱,有一份坚持始终未变,有一些激情从未消退,有一种青春永不褪色。

   迎难而上,是你们的选择

  1949年底,解放全国的战事已渐渐平息,结束湘南战役后的二野五兵团十八军彼时已接受了接管川南的任务。与此同时,共和国的领袖,正在解放全国的宏伟蓝图上,重笔勾勒着另一组红色箭头——解放西藏。而谁都未曾预料到的是,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落到了十八军头上。

  从富庶的川南转战艰苦的西藏。“今天谈话凭党性”,这是邓小平在接见十八军领导时的第一句话。“一切听从党的安排” “坚决完成任务”这是十八军军长张国华的郑重承诺,字字千钧。在豪迈的子弟兵面前,困难被踩在了脚下,牺牲换来了胜利。

  时光流转,西藏飞速发展,天堑变通途,始终未变的是驻藏军人迎难而上的精神。

  西藏边境线长达3800多公里,哨所众多,很多年轻的官兵在这里度过了最美的青春年华,一去便是几年、十几年。地震了,他们马不停蹄,千里驰援;青稞熟了,他们赶去帮忙收割;血库告急了,他们踊跃献血;公路塌方了,他们不顾自身安危赶去抢修。

  在最高远的地方,最稀薄的空气中,他们选择了坚守。

   青春飞扬,是你们的本色

  那时,他们正年轻。在进军西藏的十八军中,有很多主动投身,要求进藏的年轻人,包括很多大学生。

  进藏路上,大雪覆盖,天寒地冻,牛粪是好东西,是烧火做饭取暖的原料。从城里来的年轻人,开始看到用手拾牛粪,不习惯。有的拿着木棍往袋子里拨弄,有的用脚往袋子里踢。可是后来也顾不上了,一只手抓炒面吃,另一只手还不忘去拿牛粪……

  年轻的进藏女兵碰上生理期,环境艰苦只能用草纸,结果大腿内侧都磨破了,只好撕扯被子里的棉花做替代品,结果棉花越扯越薄,被子成了两层棉布。

  就是这样,他们仍然坚持着,继续着,前进着。

  现在,西藏的年轻军人仍然面对着比同龄人更艰苦的环境。他们放弃了社会中更多的机会,错过了婚恋的最佳时机,忍受着强紫外线和恶劣的天气。

  海拔4600多米的詹娘舍哨所素来有着“云中哨所”之称,哨所完全被云雾包围,周围是悬崖峭壁,至今还没有完全通公路。每年10月至来年4月的半年时间,大雪封山,战士们只能呆在哨所里,吃囤积的蔬菜。

  问问他们的青春,是否有悔?

  一首歌就能回答:“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一颗滚烫的心,愿天下都快乐。”

   通情连心,是你们的温度

  沿途少数民族同胞多,怎么跟少数民族群众打交道,是十八军进军西藏路上的重点任务。

  当时,每天学习藏语文一至一个半小时成为部队雷打不动的制度,从一句藏语都听不懂说不出,到“藏话汉话加比划”跟西藏百姓沟通,战士们知道,学会藏语,才能真正走进西藏,走进西藏百姓心中。

  “金珠玛米”是和平解放西藏后,藏族百姓对解放军的专有称呼,本意为“拯救苦难的菩萨”。

  半个多世纪前的《解放军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女军医王季秀从军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十八军。1952年4月的一天,一个满心焦急的藏族汉子向医院急诊部的王季秀求救——他患有重症脓毒血症的妻子就要临产了。

  王季秀每天都在孕妇身上排摸,摸到肿块就切开,伤口上的蛆虫爬到了她身上也毫不在意。一个多月后,孕妇痊愈还生下了一个胖小子。

  这个藏族家庭感激不尽,还让年仅20多岁的王季秀当了孩子的干妈。从此,这位汉族军医就有了一个藏族儿子。

  情感的清泉汩汩,流淌了60多年,不曾枯竭。

  如今,“学藏语”依然是驻藏官兵的“必修课”。“学藏语习藏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驻藏某部请部队藏族官兵和驻地藏族老师教授常用藏语,讲解民风民俗,还编印藏语常用语和民俗风情的小册子供官兵学习;武警黄金三总队组织驻藏官兵更是直接走进了校园,来到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哲古镇完全小学,在藏族老师的指导下,官兵们认真学习藏语、藏族礼仪文化。

  说着同一种语言,共振同一种情感。老西藏精神中的“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生生不息,演绎至今。2015年4月,受尼泊尔大地震影响,中尼边境小镇樟木成为“孤岛”。为防止余震和次生灾害,上级决定—樟木大撤离。灾情就是命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7000余名官兵投入了这场“孤岛”救援。

  撤离的车辆不够,有的群众只能徒步离开。为保安全,成都军区某边防团驻樟木一连集合全连官兵,除了留下站岗的,其他人全部出动护送群众,一直送出12公里外比较危险的“五道线”,确保他们通过之后才返回;部队医护人员“逆行”徒步30公里进入樟木:“我们早一分钟到达,灾区人民就多一分安全!”在离开的身影中,并没有驻樟木官兵,他们奉命留下,继续坚守戍边卫国的职责

  视雪域高原为故乡,把驻地的藏族群众当亲人,老西藏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在一代又一代的官兵身上熠熠闪光。西藏军民的鱼水之情至深,故事多得说不完。

   代代传承,是你们的坚守

  传承,为了延展精神的长度;坚守,是为了巩固先辈的信念。

  当年进军西藏的老十八军后代中,有不少人都选择继承父辈的遗志,继续在西藏发光发热。

  当年率军入藏的18军政治委员谭冠三的长子谭戎生,在父亲去世当年请命前往西藏到边防第一线,继承遗志;十八军宣传部长夏川的女儿卢小飞北京大学毕业后就到西藏支援建设。夏川为此题诗一首,表达对女儿的支持:“阔别雪域二十载,山河依旧入梦来。女儿接我移山志,憾恨顿消心花开。”

  西藏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的胸怀感召人,它的美丽吸引人,它的精神激励人。这种魅力始终存在。

  2010年,西藏军区有关部门在摸底调查时发现,当年冬季入伍立志到雪域高原从军报国的年轻人中,有132名西藏边防军人的后代。他们从小听着父辈的戍边故事长大,高原军人的价值追求、奉献意识和英雄气质给他们打下了深刻烙印,激励他们作出了应征入伍、到西藏服役的人生选择。

  九十年的精神接力,积蓄力量,写就忠诚;

  高原上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薪火相递。

  (中国西藏网 文/赵钊 文中部分历史资料参考《雪域长歌》)

(责编: 苏文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北京建藏援藏协会举办庆祝建军90周年暨十八军进军西藏67周年座谈会
中国西藏网讯 “我们和十八军同岁,我们和西藏军区同岁。常常,我们在梦中思念曾经哺育过我们的藏族阿妈;常常,我们在梦中思念离世在天堂里的父辈。我们是老十八军的子弟,我们早就铸就了坚强;我们是老西藏人的后代,我们早就锻造了无畏.中国西藏网
经典舞蹈音乐作品《洗衣歌》编导李俊琛的传奇人生
  △1951年,李俊琛随十八军进藏途经甘孜留影。中国西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