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在我校举行

29.04.2019  10:43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的贺信精神,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民族(地区)高校间的学习交流,由全国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会、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主办,西藏民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研究生院联合承办的第五届全国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于4月26日—28日在我校举行。本届论坛得到了全国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20余所民族(地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专家和马克思理论学科研究生代表等140余人参加了论坛。截止2019年4月10日,共收到学术论文216篇,通过初审、会审,评选出获奖论文123篇,其中一等奖23篇、二等奖42篇、三等奖58篇。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凯教授和全国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教授在开幕会上分别致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权政教授宣读了获奖论文名单。

刘凯指出,作为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校,西藏民族大学一直是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研究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他希望参会的广大研究生同学都能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更多更好的学术研究成果充实论坛,以更多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发展论坛,在难得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为实现好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好充分的准备。

孙英回顾了论坛举办的历程和意义,并代表全国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会对我校为第五届论坛的筹备表示感谢。他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从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扎实的理论功底、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塑造优良的学风文风等四个方面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途径可以从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环节徒手,并阐述了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在主旨报告阶段,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为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教授以《深入而系统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题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刘建军从与其它学科做比较的视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特点,并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文选题、文体、撰写、修改、投稿与发表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胡大平概括了学习经典著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领会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内容和逻辑作了深入阐述。

在五个分论坛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109名研究生进行了交流,来自各民族(地区)高校的20余位专家主持分论坛并参加点评。论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核心研究内容为重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与历史经验研究、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选择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等论题进行深入研讨。

闭幕会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彦智教授总结了本次论坛取得的成绩。随后确定西北民族大学将承办民族(地区)高校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审核:王彦智/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