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做“低头族” 陪伴父母去“疯狂”
:“低头族”的喜悦 父母的伤心 图片来源:网络
“低头”一族危害多 这个春节你选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里“抢红包”大战在春节期间如火如荼;年夜饭的美味不光要满足挑剔的味蕾,还要晒到微博、微信赢得更多人点赞;传统的电话拜年已被朋友圈里的生动表情所代替……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几乎成为年味里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自得其乐的“低头族”也成了饭桌上、电视机前、火炉边的过年新景象。
在信息高速化发展的今天,你可否想到了回家过年的真正含义?千辛万苦买到的车票,父母殷切的期盼。回家过年,却终日抱着各种高端智能设备。与父母的沟通少之又少,看看岁月在父母脸上刻下的痕迹,想想父母对于自己的辛苦付出,不如让父母跟着自己进藏疯狂一把,感受一次不一样的年味儿。
古突——不一样的年味儿 图片来源:中新网
带着父母去西藏 体验不一样的欢聚
银羊辞旧岁,金猴迎新春。春节、藏历新年期间,从拉萨河谷到藏北高原,从西部阿里到藏东昌都,雪域高原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处处飘荡着浓浓的年味,遍地弥漫着醉人的喜庆。
2016年藏历火猴新年,是藏族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可以说是整个藏区的狂欢节。欢乐的节日从藏历新年初一开始,至十五结束。2016年的春节和藏历新年仅相差一天,“双节”齐至,使雪域高原的新春更具韵味。农历除夕恰逢藏历新年的“古突”之夜。
“古突”其实和做饺子差不多,饺子是往里包硬币,而“古突”是扯一块面来往里捏。做“古突”要故意包一些东西,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过去做“古突”,往里包瓷片、辣椒、牛粪等。现在生活好了,保留了包肉,其它的都改了,瓷片换成水果糖,辣椒改为麻辣羊肉干,牛粪则换成红糖。
节日期间,藏族群众会按照传统习俗欢庆新年,家家户户吃“古突”,在打扫一新的房子里摆放各类供品,身着节日盛装走亲访友拜年,在房顶插挂经幡,举办锅庄、藏戏、马术等各类民俗活动,年味十足。
洁白的哈达 欢迎游西藏 图片来源:网络
过完十五年结束 现在出发不太迟
藏历一月十五,恰如农历元宵,虽无吃汤圆之习惯,却有藏区民众特有的习俗。作为新年节庆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撤下新年的各样供品,也结束亲朋互往迎来,自此进入正常的工作生活。作为宗教意义上的一个吉日,众多信徒在藏历一月十五这天踏上转经之路,或前往各处寺庙朝拜供奉,祈求新年风调雨顺。
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给藏历新年增添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也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然而,延续数百年的各种传统习俗却始终未变。例如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晚上吃“古突”和驱鬼仪式、新年初一家家户户互敬“切玛”、接头一道水供奉在佛龛前、藏历初三屋顶的敬神仪式等等。
可以说,近年来,包括习俗在内的藏族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不仅如此,在中央的大力扶持下,西藏更是以地方法规形式保障了藏语文的学习和使用,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西藏网 文/周晶)
(责编: 吴建颖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