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光 耀泽雪域—自治区成立50年来西藏电力发展成就
耀眼高原之光,雪域光泽万家。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各网省公司的兄弟单位的大力援助下,西藏广大电力干部员工努力发扬“老西藏精神”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西藏电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电网电压等级从35千伏提升到±400千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强的能源支撑。
电力供应水平提升
全区农牧民迈入现代化生活
1951年和平解放后,当时西藏发电能力为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西藏的电力工业发展,多次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西藏电力建设项目。1955年3月9日,国务院决定,由中央拨款并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进藏,修复拉萨夺底水电站和新建一座日喀则小型火力发电厂。1956年7月、10月,日喀则80千瓦燃油火电厂和恢复重建的夺底水电站(660千瓦)建成,西藏电力开始起步。
到1959年,全区大部分党政机关仍用自备柴油发电机发电,仅有拉萨、日喀则形成电网雏形,全区没有一座35千伏变电站,人均电量非常少,电网设备差,拉闸限电普遍。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时,全区装机容量仅8000多千瓦,年发电量2600万千瓦时,有35千伏拉萨电网雏形,基本没有电网调度、科研、建设等机构。由于西藏地广人稀,除拉萨、日喀则等少数地方外,多数地方和农牧民还是与电无缘。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经过几代西藏电力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西藏电力工业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把西藏电力事业的一个个蓝图变为了现实。
至今,先后在拉萨、昌都、日喀则、林芝、山南、那曲、阿里七地(市)建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骨干电站,西藏电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电力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中央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羊八井、羊卓雍湖、昌都金河、阿里狮泉河、拉萨直孔、林芝巴河、林芝老虎嘴、日喀则满拉、拉萨旁多、山南藏木等一大批骨干电厂,部分县、乡、村相继建成投产了一批小型水电站和光伏电站,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预计到2015年底,全区电力装机容量将突破2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0亿千瓦时,分别是自治区成立初期的260倍和180倍,形成“一大两小”三个电网(藏中、昌都、阿里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