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藏族孩子“筑梦”20载:你的人生亦是我的人生

15.07.2017  10:52

  今年是北京西藏中学建校30周年。30年来,北京西藏中学桃李遍高原。一批又一批西藏学子怀揣梦想来到这里求学,大学毕业后又一批批返回西藏工作。张雪丽,作为一名在北京西藏中学执教20年的老师,在人生最宝贵的年华里与这些藏族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身份转变:学生与教师的零切换

  1997年,张丽雪即将从河南大学师范专业毕业。北京西藏中学的首任校长张连科到河南大学“选材”,对专业成绩十分优秀的张丽雪印象深刻。

  “那天上午,张连科校长和孙克箴校长找我谈话,他们给我一个下午时间考虑,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大学毕业典礼结束的第二天,张丽雪就拿着派遣证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这是学生与教师身份的零切换。

  当时,人们对于西藏是陌生、好奇的。张丽雪也不例外,虽然老校长在临来前已经给她打了“预防针”,她还是有点紧张、担心。

  张丽雪回忆说:“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一个星期五,时任校办的毛主任,学生处的阎素因老师将我直接带到班里去,然后介绍给大家‘同学们,这是你们的新班主任’,当时我很紧张。”

  北京西藏中学有个教学传统,为了让西藏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内地教学课程进度相衔接,会为学生们开设预科班。张老师当时接手的班级就是刚刚从预科班升上来的初一学生们(2003年,北京西藏中学不再招收初中学生,校制改为高中三年班与高中四年班)。

  张丽雪形容与学生的初次见面说:“我看着他们的小眼神,灵动好奇又天真。”这次见面,让她和西藏学生同时开启了融入彼此生命里的大门。

   “办公室就是家”

  “我当时年轻,还没有谈朋友,活力四射的,几乎每天都是与学生‘混’在一起”。”张丽雪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师生关系里面都融着亲情。

  对于从小就背井离乡在外求学的西藏学生来说,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就是他们情感的依托。“孩子们会把班主任当成自己的父母,当时我的年纪对他们来说又像姐姐又像妈妈,我现在还能想起他们小小的、坐在我的腿上和我交流感情的场景。”

△张丽雪老师与学生们生活场景

  这并不是特例,早期的北京西藏中学特别设立生活老师,这些生活老师都是由教学老师同时担任的。

  首届北京西藏中学共招收101名学生,在校教职工三十多人。每个老师负责2、3名学生的日常起居,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北京的生活,消除他们幼小心灵里对外界的陌生与排斥。

  同时,学校还专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堂与生活课堂,包括书法、长短笛、摄影摄像、缝纫等。可以想象,在1987年,一群可爱的西藏孩子们,小小的个子,拿着毛笔书练字,亦或是站在镜头前播报校园新闻是多么温暖的场面。

  首届毕业生贡布顿珠和记者讲到:“我现在的拿手绝活就是包饺子,都是当时的老师教给我们的。”

  无数像张丽雪一样的老师,把岗位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品质与德行育人,陪伴他们成长。

△北京西藏中学老师组织学生野炊

   真正能评价老师的就是学生

  “每个老师都是,如果没有奉献精神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这份奉献精神在北京西藏中学更为明显。特殊的学生群体要求学校无论是在教学上、生活上、管理制度上都必须符合藏族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

  在张丽雪任教的20年里,她对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昌都学生印象尤其深刻。“他是一个上课专注、非常聪明、学习很好的男生,”张丽雪顿了一下,“但他生活习惯不好,最重要的是班里的学生都很排斥他。”

  为什么排斥他呢? “他个子低,又由于家庭原因,穿的就比较破,再加上自己不爱卫生,他就觉得别人瞧不起他,又没法还击,只能通过骂人甚至于打架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强势,这样与其他学生距离就更远了,恶性循环”。

  为了让孩子从自卑中走出来,张丽雪与学生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首先指出他辱骂同学的错误之举,并用很多励志的故事引导他改变内心想法。张丽雪和其他老师还送他一些衣服,时刻提醒他讲卫生。另外,通过班会课和课外活动等形式,告诉同学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通过班级活动来影响个体,“大家逐渐就拧成一股绳了”。

△1999年北京西藏中学组织学生课外活动

  “这个学生的转变真是很明显”张丽雪欣慰地说,“有一年冬天,他在学生宿舍栅栏门那里叫住我说‘张老师你等一等’,他背在后面的手里拿着他妈妈从遥远的昌都寄来的牛肉干,他一定要塞给我,我知道他在感恩”。

  当小男孩逐渐变成一个有担当、自立自强的大男孩时,张老师无比欣慰。

  因个人原因,张丽雪老师需要在下学期随任离教一年。7月1日,她所任课的班级学生们为她组织了一场送别会,张老师在她的朋友圈里写道:“还是那间熟悉的教室,还是那些可爱的脸庞,党的生日里,我迎来了一场难忘的送别课。一个个重新念过他们的名字,一声声祝福响过耳畔,眼泪一遍遍流过,留在心底的却是一朵朵绽放的笑容。拿什么来回报你们,亲爱的孩子们?有了这一刻,任何的付出都是那么值得。”(中国西藏网 文/杨家宁 图由张丽雪提供 )

(责编: 周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