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在喜马拉雅地区夏尔巴人群的起源和史前迁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注:夏尔巴人、藏族和其它亚洲人群的Y-DNA遗传多样性比较
2015年11月,一篇名为
“Genetic evidence of a recent Tibetan ancestry to Sherpas in the Himalayan region”的文章为人们展现了夏尔巴人群体起源的新视野。医学院崔超英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Sushil Bhandari(尼泊尔籍博士研究生)及张晓明(副研究员)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宿兵研究员和祁学斌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文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影响因子为5.578。
高原人群中的夏尔巴人具有很好的高原适应性,是闻名世界的珠峰登山能手。在尼泊尔,他们通常以给登山爱好者当背夫或向导为生。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的昆布地区,在中国西藏、印度和不丹与尼泊尔交界的地区也有分布。然而,关于夏尔巴人的起源和迁徙历史在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为此,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宿兵研究员实验室合作,在尼泊尔昆布地区和中国西藏樟木镇系统采集了500多份夏尔巴人群的DNA样本,并对其父系(Y-DNA)和母系(mt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夏尔巴人与我国藏族人群共享绝大多数父系和母系的遗传世系,是藏族人群比较晚近(约1500年前)的一个分支。本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西方学者近期提出的“夏尔巴人和中国汉族是现代藏族人群的两个祖先群体”的结论;相反,该研究结果支持藏族人群是夏尔巴人的祖先群体。这表明夏尔巴人群在迁徙到尼泊尔以前已经从藏族祖先群体那里继承了对高原极端环境适应的基因。
该研究对喜马拉雅地区人群起源和史前迁移具有重大意义,得到了中科院先导B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藏大学欧珠罗布珠峰学者项目的资助。
(新闻审核:党委宣传部)
(新闻来源:医学院 董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