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援藏路 一生西藏情
题记:这是第七批援藏干部中的一位在结束援藏工作,准备返京之前写下的文章。他讲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援藏干部的真实写照。
△札达——天上的城池
7月,一个离别的季节。三年前的7月,我们告别家庭、妻儿和老父母,告别亲朋、挚友和好同事,告别大城市的喧嚣、便利和安逸,告别曾经拥有的一切,只为了一个远山的召唤——援藏。援藏,如同一声嘹亮的集结号,一支来自全国各地由党员干部、技术人才、医卫专家等组成的近2000人的队伍,向着“世界屋脊”踏上了征程,无人彷徨、没人掉队,使命责无旁贷、信念坚强如钢。
△雪中的索县赞丹寺背影
从贡嘎机场到达厅出来时,西藏同志献上的那条哈达至今仍保存着,记得躬身接受的那一刻,那簇纯白耀透了眼眸、直达心底,那是300多万西藏人民的祝福,更是他们沉甸甸的希望和期许。从此以后,三年里接受的每条哈达,都化成心里的一份责任和一份诫勉: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海拔4800米牧区的群众
记得第一次下乡,是响应区党委“领导干部结对认亲帮扶”的号召,到桑日县绒乡扎巴村看望慰问我的结对困难家庭。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困难户以及坚守乡村教育47年的民办老教师相处的短短半天,我真真切切地被上了一课,这一课包含了很多,有农牧民群众的爱国、感恩,有基层干部的敬业、奉献;有乡村教师的执着、坚守。所见所闻所感的点点滴滴似乎都在不断拷问我的内心:在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民族宗教地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立什么本、存什么心、秉持什么态度来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进藏“第一课”记忆犹新,而随后的一千多个日子,我又向西藏12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向320万勤劳质朴善良勇敢的干部群众,学习了很多很多。
△5月的双湖县城(海拔5000米)
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双湖,我们走访慰问海拔5200米的措扎日追,日追所在地距离双湖县城170公里,距离最近的乡镇也有47公里。为了十几名尼姑的生计和学修,2名驻寺干部在这里一待就是四年多。这里的冬天,户外常常零下二十多度,即使在我们去的五月,依然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然而,因为住房不够,又不愿给尼姑造成不便,这两名驻寺干部却在帐篷里生活了近三年。
△东嘎皮央遗址
干部西热的家就在47公里外的镇上,但他也只是能利用到镇上取送文件、采买生活物资的机会到家里看看,很少能在家过夜。这样一个35岁的汉子,因为长期蔬菜吃得少、营养不均衡患上了严重的皮肤过敏,肾脏在体检中也查出问题,但在赴内地看病回来后他没休过一天假。我们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反映或者帮助解决,他不假思索地说“我个人没有任何困难,请组织放心。只是寺管会缺少交通工具,带尼姑们看病、探亲什么的不方便。”我们知道他忍着对家人的思念、忍着病痛的折磨、忍着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那一句“我个人没有任何困难,请组织放心”,让我们每个人潸然泪下而又肃然起敬。63岁的尼姑姑桑旺姆嘴里一直念叨着感谢党和政府,她感谢的实际上是一个西热和千千万万个西热一样的党员、干部。
△古格王朝遗址
那曲地区统战部副部长段武曾跟我讲过他和爱人的一段对话。那是春节前夕,原本打算回内地和爱人、孩子团聚一起过节,因为临时重要的工作任务,他需要取消休假,带着深深的歉意和内疚他给爱人打电话说过节回不去了,没曾想爱人温柔地说道:“没关系,你安心把工作干好,你啥时候回来对我和孩子来说,啥时候就是过节!”尽管老段说的风轻云淡,但一千度厚厚的镜片依然掩饰不住眼底的晶莹湿润。
西藏的十几万干部中,无论藏汉、无论老、中、青、无论职位高低,因为工作原因两地分居(夫妻异地)、三地分居(夫、妻、子女)甚至四地分居(夫、妻、子女、父母)不在少数,我所认识和了解的,上到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书记、主席们,下到乡镇、村居的基层干部们,总比例甚至超过50%。内地的“双城生活”,也许在高速、高铁、动车、飞机的媒介下只要短短三五个小时就能会面,西藏的“双城生活”见次面少则也要颠簸三五天,往往一年当中也很难团聚上一两个月。那些缺失的亲情,被工作的热情取代着、被同事和朋友的温暖填补着、更被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充溢着。
△远眺札达土林
在类乌齐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地处偏远的山沟里有一座拉康,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尼在其中修行生活,因为通行不便,信众们去的也少,尽管身体依然健朗但孤身生活还是让她遇到不少问题。但自从驻村工作队和驻寺特派员到了之后,隔三岔五就有党员干部来看望她,生活物资从来没有缺过。老人家常常指着拉康顶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跟来往的村民和信众说:国旗就像佛祖一样保佑了她的生活幸福平安。
因为工作的关系,西藏三年我到过的宗教活动场所数以百计,期间有僧人在寺门手持哈达列队欢迎的谦和笑容,也有同爱国爱教高僧大德额头相抵的亲切相投,更有阿娘日追慰问生活困难僧尼后她们集体相送依依惜别的眷眷情谊。广大僧尼把虔诚、谦和、慈悲、良善给了我们,我们广大驻寺驻村干部把党的宗教政策、社会主义新西藏惠寺利僧的举措和共享改革发展的实惠实实在在地送给了他们。
△海拔5200米的措扎日追与阿尼和驻寺干部合影(5月依然大雪纷飞)
我们援藏干部也有自己的故事,西藏文化厅的援藏副厅长杨国瑞,三年当中老父母来西藏看儿子一趟,原本计划借这次机会好好地陪陪老人尽尽孝,但临时的工作任务需要他马上启程到基层去几天,眼看着要和老人家就此错过,下乡途中车行经青藏铁路当雄站时,一列火车恰巧经过,老杨觉得也许父母坐的就是这列火车,赶紧让司机靠边停车,自己则朝着列车行进的方向迎风挥舞起了长长的哈达,籍着那份舞动挥出的其实是一样悠长的思念。也许是天怜其情,挥舞间手机铃声响起,正是老父亲来得电话,电话那头老人家声音颤抖地大声喊着“儿子,我们看到你了,看到你了,你挥着白色的哈达,我们都看见了!”那一声“看见你了”,让这五尺高的北方汉子长跪不起。
那些闻之动容的故事一个又一个,那些感人至深的场景一幕又一幕,这些故事也好、场景也罢,我们看到了泪、甚至看到了血,但从来没有看到一丝一毫的退缩、一丝一毫的消极、一丝一毫的懈怠。归结起来,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们每一个西藏人、每一名西藏党员干部的身体里、灵魂里。
△双湖县城往北不远的可可西里无人区
援藏干部常说一句话——要以在藏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自己当作在藏干部一样扎实工作。三年中,我们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个要求。也许已经形成了习惯,在跟原单位同事、亲朋好友谈及西藏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我们西藏”,俨然把西藏作为了自己的故乡。甘肃成长11年、山东成长7年、北京就学就业15年,在那些地方那么久,却极少用“我们”来形容。只有西藏,即使相比较短短3年,却依然深深烙印在生命当中,深到成为一种感情的本能。“我们西藏”,满满地骄傲和自豪!
干部人才援藏工作开展了21年,每批援藏干部历时3年。干部人才援藏工作的作用和成效已毋庸多言,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贡献也有目共睹。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也许给西藏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方法,但西藏回报我们的却是党员的党性锤炼、干部的素质培养和修身、齐家、治国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理念和经验是发展变化的,也许有一天会过时,但精神却长留天地、激荡一生!内地的亲友同事常常问候我们:“在西藏辛苦了”,但,我想说的是,援藏三年的时间有始有终,相比长期建藏的各族党员干部,他们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和他们的付出、奉献相比,我们只有倍加谦虚、倍加努力!
三年前的7月,我知道格桑花开、我知道牛羊遍地、我知道珠穆朗玛的巍峨和雅鲁藏布的壮阔。可我不知道,海拔四五千米的彻夜难眠、头痛欲裂;
不知道,冬季的高原除了寒冷还有一流就止不住的鼻血;
不知道,有多少党员干部长眠于险峻的山路、心脏猝停在工作的案头。
三年后的7月,那些曾经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散了,那些孤枕难眠、泪湿衣衫的离绪散了,那些上愧父母、下愧妻儿的愁肠淡了。因为,我们在西藏的事业充实着、我们在西藏的责任肩负着、我们在西藏的亲人增长着。来时那声远山的召唤——援藏,我们无愧它的光荣和响亮!
△本文作者在冈仁波齐神山下
7月,一个离别的季节。在西藏最好的时节里,一种情绪正在生长。是不舍但无需哭泣,今年的雨水已经够多;是依恋但无需拥抱,相隔数千里也挡不住我们心和心的连接。
我们和巍巍青山作别,曾经攀爬的脚印在那千山之上,西藏,再见!
我们和蓝天白云作别,那里依旧升腾着执着刚毅的梦想,西藏,再见!
我们和雅江、澜沧、尼羊作别,把曾经的乡愁带走把欢乐留下就够,西藏,再见!
我们和扎西啦卓玛啦作别,见不到你们的日子我的心就空了,西藏,再见!
再见,只为我们在今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为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报偿,西藏,联结了我们、塑造了我们、锤炼了我们。这一生,断不了、解不开、放不下、化不淡的西藏情!
(中国西藏网 图、文/施广强)
(责编: 王东)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