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畜牧新成就」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里的人文情怀

25.05.2017  18:48

   ——记西藏农科院草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拉巴

  编者按:2012年,自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启动以来,已有400多名专家学者将其心血投注于此。时间会流动,也铸就了记忆。在以“责任、信任、陪伴”为座右铭的这5年间,专家们除了对事业饱含热情与执着,还生发出对这片高原热土、对那些朴实牧民的真挚情感,这便是项目带给所有人的心灵收获!西藏农科院草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拉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项目是从教给牧民认种子开始的”

  西藏墨竹工卡斯布地区以盛产西藏三大牦牛中的斯布牦牛被人熟知,著名的“班禅大师牧场”就坐落于这片海拔4100米的高原上。斯布牦牛的奶制品品质优良,曾专供班禅大师。2017年5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示范项目总结会上,西藏农科院草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拉巴介绍说:“斯布社区原有牧民470人,拥有7000多头牦牛。”牧区长期以来以青稞和牦牛作为生产生活的主要来源,如何让这“宝贝中的宝贝——斯布牦牛”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整个社区的头等大事。

△西藏墨竹工卡斯布地区特有的斯布牦牛

  原来的斯布社区在饲草种植方面品种单一,只种植青稞,科技含量低。2012年,项目专家来了,他们带着研发的种子走进了牧民家里。拉巴谈道:“当时,我们就先教给牧民认种子,种子叫什么、怎么种、肥料怎么施、什么时候割,一亩应该如何规划播种施肥,等等问题。”一些牧民从刚开始仅是参与项目实施,到后来成长为斯布社区“留得住”的技术骨干,智慧就这样被留在了美丽的青藏高原上。

   因地制宜,引进“裹包青贮技术”

  牦牛生存需要饲草,为解决牦牛冬春掉膘问题,储草新技术——“裹包青贮技术”应运而生。

△甘南夏河社区的袋装青贮

  据拉巴介绍,青藏高原没有大面积人工草地种植,全部实行小型而分散的种草方式,使用小型户用型的割草设备,斯布地区也是如此。于是,她从内地引进饲草“裹包青贮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利用机械设备将牧草打捆裹包完成牧草青贮,是在传统青贮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技术。这种方式下的饲草青贮封闭性比较好,通过汁液损失的营养物质也较少,而且不存在二次发酵的现象。在交通不便的高原地区,这种储存饲草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省运输空间、提高运输量,还可以降低牧民家庭的火灾隐患,极为人性化。对于珍贵的斯布牦牛来说,包裹后的饲草也比以往传统的干草更加鲜美。

  这样,“裹包青贮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牧民减轻了劳动力负担,还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饲草质量。

   责任与情感交融,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拉巴副研究员曾经多次到藏区“取经”和实验,再将斯布村自然气候、土地条件等实际情况与实验结果相结合,把科学的饲草种植方法带到斯布村的田间地头。她先后引种了一年生饲草“青引一号”“青引二号”“林纳”“青海444”等优良燕麦品种到藏区,并最终选取“青引一号”作为斯布社区的主导饲草。

  在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方面,拉巴和她的项目团队还通过在斯布社区建立“田间学校”的方式,在饲草生产的整地播种期、施肥田间管理期、收割加工调制期等各个关键期“手把手教学”。

  如果说人工草地科研项目是她的事业,那么造福藏区百姓就是她的情怀。她告诉记者:“因为我是种草的,有些机械设备也并不会,我就从那些买机械设备的公司请专家,让他们亲自教社区牧民。”拉巴表示,过去斯布村的人均收入是2000元多一点,现在每亩土地可以使当地牧民增加1200元的收益。之前8毛钱的青稞,现在可以涨到2块多,干草可以卖到3块多,牧民生活取得了可以看得见的成效。

△拉巴副研究员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 拍摄:郭帆

  谈到西藏畜牧业的发展前景,拉巴说:“首先,因地制宜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不能直接引进内地的科技成果,要把发展目光放在本土草种、畜种上。其次,人工种草这个做法要一定慎重,不能大面积种植。最后,牧民是致富主体,要在尊重牧民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三句离不开牧民,事事围绕生态自然,是每一个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专家学者思想的共通点,也是他们开展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年间的陪伴,让每一位为高原项目而努力的专家们与牧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用多说,便已入脑入心。(中国西藏网 文/杨家宁 图/郭帆 项目方提供)

(责编: 周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