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诞生专克“虫癌”的新疫苗

08.12.2016  10:05

“太可怜了,一家三口都是包虫病!用手都能摸到患者身上虫卵的包囊。”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牦牛病专家汤承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调研时给记者发来这样一条微信。

△ 甘孜州康定市动物疫控中心。右一为汤承,左一为郝力力。郝力力提供

提起包虫病,关注藏区发展的人们都不陌生,这是青藏高原农牧区的高发疾病之一。包虫病人畜共患,可导致肝、肺、脑及骨骼等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损害,其中泡型包虫病若不经治疗,10年病死率可达94%,所以泡型包虫病又被称为“虫癌”。该病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导致青藏高原农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汤承教授和包虫病专家、寄生虫专业博士后郝力力副教授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宰杀后的牦牛和羊的脏器感染了包虫病虫卵。他们随后发来一组图片,令人触目惊心。“国家、省里、州里和县里都对包虫病防控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包虫病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牵扯到的因素太多”,汤承教授说。

△ 猫也是包虫病动物宿主之一。郝力力提供

郝力力告诉记者,在青藏高原农牧区,人和犬的关系非常亲密友好,几乎家家都养犬,流浪犬也特别多。犬是包虫病的主要畜类宿主之一,由于藏地特殊的民俗和宗教信仰,即使是感染了包虫病虫卵的犬也不会被人为宰杀。再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卫生条件较差,动物宿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人畜共饮造成水源地被虫卵污染,以及吃生肉、饮用未烧开的水等生活习惯,使得藏区包虫病防治难度较大。

“还好,现在有疫苗了!”沉重了许久,汤承教授的这句话让记者猛然振奋了一下,疫苗?“虫癌”竟然也有疫苗!

△ 羊包虫病疫苗。伏刚提供

原来,参与这次包虫病调研行动的还有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科研团队专家伏刚。2009年,伏刚等人组成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的“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产业化项目”;2010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年产5亿头份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线;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公司投放市场的疫苗有380万头份,2016年1月至今投放市场的疫苗有4200万头份。“我们很激动,效果得到了群众的肯定,是安全有效的。”

△ 高密度细菌发酵培养罐。伏刚提供

伏刚举了几个例子:

在宁夏对羔羊免疫后,监测抗体阳性率达82.06%;

在青海对贵南、泽库两县新生羔羊二免后血清抗体平均水平达到94.94%;

在四川对理塘、若尔盖两县新生羔羊免疫后监测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2011~2014年新疆阿克苏地区疫控中心,使用80多万头份包虫病疫苗对全区部分乡镇的种羊进行定期免疫,通过每年对屠宰场监测和2014年11月剖解监测,结果显示,羊的感染率从71.7%降至4.63%。

△ 阿坝州理塘县羊包虫病疫苗免疫实验结果。伏刚提供

为什么包虫病疫苗要首先运用到羊身上,而不是犬身上呢?记者向伏刚的科研团队请教。原来,犬的感染主要来自羊的患病器官,羊免疫后产生抗体,抗体能够阻止从虫卵中孵化出的六钩蚴在体内继续发育为棘球蚴,进而阻止犬特别是流浪犬、野生动物吃到患病脏器,从而阻断包虫病的循环链,达到防控包虫病的目的。

另外,把包虫病疫苗运用到羊身上,也解决了家犬驱虫费工费时、流浪犬数量众多管理困难、其它野生动物寄宿主无法掌控等难题。

△ 伏刚在科技下乡活动中给牧民送防疫物资。伏刚提供

“防控实践证明:在高寒牧区,只是通过给犬驱虫难以改变包虫病的高流行状况,采用给羊免疫与犬驱虫的综合防制措施,可显著降低动物感染率。”伏刚说。羊包虫病疫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高密度发酵技术和分子截留技术的有机结合和运用保证了疫苗的质量和效率。

包虫病疫苗的投入使用意味着四川藏区乃至新疆、青海、甘肃等国内所有包虫病流行区的更多人畜将因此受益。“目前,全球第一支牛包虫病基因工程亚疫苗已由我们研发成功,正在临床试验阶段。”伏刚说。我们期待,更多专业精尖人士与当地政府、群众携起手来,早日彻底解除青藏高原包虫病的威胁。(中国西藏网 文/易文文)

(责编: 苏文彦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