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区放牧人的身影逐渐淡出草原

27.02.2015  10:55

  越来越多的羊群从草场走向饲舍,在青海牧区,藏族群众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

  对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拉格日村的牧民尕多而言,从牧民游牧到定居,从牲畜散养到圈养,草原生活变迁的背后是一场巨大的革新与进步。

  上世纪80年代,不少青海牧民还过着逐水草而居、顺天时而动的游牧生活,由于雪灾、狼患、疾病对牲畜的威胁,生计常难得到保障。“那时靠天吃饭,牧民对自然更多是一种服从和敬畏,尽管每户每年都至少会死十几只羊,但很少有人寻求改变。”尕多说。

  “小时候一年要搬8、9次家,哪里草好,我们和羊群就去哪。”回忆起童年经历,40岁的尕多记忆犹新:牧民迁徙时一般是三两户人家一起,男人负责骑马赶羊群和驮牛,女人怀里抱着婴儿,从一个草场到另一个草场,走走停停,须费时一、两个月。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牧区物资的日益丰富,牧民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也变得迫切。在草原上,羊群规模与日俱增,多畜开始成为牧民富有的象征。

  “看到有人买了摩托和电视,其他牧民也坐不住了。”尕多告诉记者,随着人们活动范围扩大和草场载畜量的增加,生态恶化、草场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羊群无草可食使越来越多牧民对未来产生了担忧与恐惧。

  据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到2005年间,青海牧区牲畜量增长近3倍,草皮覆盖率减少20%,植物中的毒杂草占比提高到10%,草场沙化、鼠兔泛滥、黑土滩扩张等问题日趋严重。

  2007年,为响应三江源生态工程禁牧、减畜的号召,尕多一家告别了世代生活的草原,定居到当地县城。变卖掉所有牲畜后,尕多父亲常手握马鞭望着窗外的远山,失落地像个垂头丧气的孩子。

  “阿爸常说,牧民不能游牧,就像雄鹰没了翅膀。”尕多告诉记者,对于老一代牧民而言,在草原上游牧既是维持生计的手段,也承载着他们的乡愁和记忆。

  2010年,泽库县成立首个生态畜牧合作社,通过统一防疫、规模化养殖、饲草种植加工等手段,牲畜成活率大幅上涨,草场压力也得以缓解,牧民终于探索出一条“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生产新路,尕多父亲的愁容得以舒展。

  “能看到羊,阿爸就很高兴。”尕多告诉记者,当时他父亲常会在闲暇之余骑摩托车从县城赶往合作社,喂一喂牲畜,闻一闻羊味,摸一摸小羊羔,怀念昔日的放牧时光。

  2011年,作为当地养殖能手的尕多被合作社聘用为工人,负责管理社中的100余只羊。一年后,他又用当年工资购买了10只羊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后年收入提高到4.8万元。

  “合作社的规模化养殖方式彻底颠覆了牧民的传统游牧观念。”尕多说,如今住在该村游牧民定居点的他每天按时去合作社上下班,生活规律而简单。牲畜在饲舍中24小时都有专人照料,牧民再也不用因自然气候变化而迁徙奔波、担惊受怕了。

  然而,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当地许多老牧民对此并不看好,其中一部分甚至还将合作社工人戏称为“假牧民”。随着入社成员收入的连年提高以及周边草场生态的逐渐改善,畜牧合作社生产方式最终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在如今的青海,生态畜牧合作社已发展到961家,牧户入社率和牲畜、草场整合率均达到66.9%以上,牧人放羊的身影开始逐渐淡出草原。

  “尽管过去艰苦,还是会常常回想起那段自由自在的日子。”尕多说,然而,为了“人富、草美、羊壮”的美好愿景,他更愿意选择如今的生活方式。

  原标题:牧人放牧的身影逐渐淡出草原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