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东在西藏的“八千里路”

29.09.2014  18:50

2007年5月,深圳援藏干部陈伟东在下乡途中。深圳商报记者薛云麾摄

    深圳商报记者屈宏伟

    八千多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从深圳到西藏自驾公路距离约3901.6公里,耗时约2天17个小时。2004年担任林芝地区旅游局副局长后,深圳援藏干部陈伟东在短短几个月间先后考察了林芝地区林芝县、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察隅县、米林县、朗县六县的旅游资源,行程8000多公里,相当于深圳到西藏一个来回。要知道,雪域高原上的“八千公里”可不是吉普车上的“八千公里”。

    作为旅游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陈伟东一到林芝就张罗着要深入农牧区和各景(区)点开展调研,一是为了摸清林芝地区旅游资源的“家底”,二是为了开发新的景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局的同事旦增拉姆笑着跟他说:“你刚来高原,先歇歇适应了高原环境再说,别闹出高原反应”。旦增拉姆以为陈伟东只不过说说而已,在西藏调研哪那么容易。这里很多地方都不通车,通车的地方也很危险,就连她这个本地人也有很多地方没去过。可没几天,陈伟东就再次提出调研的想法。旦增拉姆想,走走也好,这个从深圳来的副局长是不是想旅游啊!

    陈伟东决定先去林芝鲁朗,那里有一个湖,去过的人都说,风景比国家4A级风景区巴松厝湖还美。那地方可不好去啊,得骑马,得爬山,要几天行程,旦增拉姆回忆说,陈伟东个子高大但不会骑马,可他不怕。看见他趴在马背上,紧紧抱住马脖子的样子,很多同事都笑了,劝他别去了。但陈伟东不肯。一路上,他们遇上了大雨、遇上了冰雹,陈伟东从马上掉下来过,衣服被河水浸湿过,但他总是笑笑遮掩尴尬。刚开始的时候,同事们也跟着笑,但笑着笑着,这笑就变成了无声的哽咽。在深圳待惯了的陈伟东不善于走山路,更不善于在高原走山路,爬山的时候,他脚步有些蹒跚,呼吸有些困难,但他坚持着。旦增拉姆说,她看见陈伟东走路时的腿逐渐变成了O字型……

    鲁朗一行,让旦增拉姆对陈伟东改变了看法,她开始觉得陈伟东很亲切,开始越来越愿意和他打交道。短短几个月,陈伟东先后考察了林芝地区林芝县、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察隅县、米林县、朗县六县的旅游资源,行程八千多公里。要知道,雪域高原上的“八千公里”可不是吉普车上的“八千公里”,不仅要在空气稀薄的环境中爬山、过河,还随时有可能遭遇雪崩和泥石流,面临生命的危险。

    对鲁朗县未开发旅游景点的考察,让陈伟东和旦增拉姆结下生死友谊。那天,车辆正在雪山上穿行。突然,旦增拉姆听到了山上传来隐隐的轰隆声。她敏感地意识到前方可能有危险。她让司机停下车,叮嘱陈伟东留在车上,让她去前面查看。陈伟东说,你一个女同志,有危险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去。两人边说边走,突然,旦增拉姆大喊了一声,快跑。她拉着陈伟东就向前跑。“轰轰”,雪山上,泥石伴着雪块滚落下来,在两人和汽车之间垒起了一道高墙。陈伟东吓坏了,他两腿有些哆嗦,在定了定神之后,他对旦增拉姆说:谢谢你,救了我。对不起你,我确实吓坏了。旦增拉姆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其实,你是领导,你完全可以不来。”她说。

    说起陈伟东,林芝地区旅游局行政管理科科长边旦回忆说,跟陈伟东一起工作,心总是热乎的。援藏三年,恶劣的自然环境让陈伟东的身体每况愈下,血酸、尿酸都很高。可他从不耽误工作,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有一次,局里的一个退休女干部病重住院急需输O型血,家属来到局里求助。当时,局里正在开会。陈伟东一听,第一个站起来喊道,我是O型血。他这一喊,局里所有O型血的同志都站了起来,那感人的场面让边旦久久不能忘怀。

    说起陈伟东,林芝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兰平说,她还没有到任之前,就听说旅游局来了个好干部——陈伟东。他为林芝旅游做出了大贡献。他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摸清了林芝旅游业的家底,和同事们一起勾勒出了林芝旅游业的发展蓝图。他想尽办法在国内新闻媒体上大张旗鼓地宣传林芝、打造林芝的生态旅游品牌。在广东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的支持下,他四处化缘、争取资金,建立并开通了林芝旅游网……近年来,林芝的交通更加便利了,借此东风,陈伟东和同事们加大了旅游规划和宣传的力度,扎扎实实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生活中,和龚明克、巫超豪一样,陈伟东也资助了一个藏族姑娘,她的名字叫巴青·拉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胆大的仙女。

    2007年,深圳商报派出报道组采访第一批援藏干部,当听说有深圳商报记者薛云麾来采访陈伟东,当时16岁的巴青·拉姆胆子真是有点大,她抱着厚厚的一摞获奖证书,徒步走了半个多小时的路找到了薛云麾,只为了说一声:“陈伟东叔叔是个好人!”当时,巴青·拉姆还把薛云麾带到了她的家。家很简陋,平房,一室一厨房,不到10个平方米,但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种满了各色青菜。巴青·拉姆的爸爸和妈妈都有病在身,他们正忙着做晚饭。就是这简陋的平房,陈伟东每周要来一次,他来辅导拉姆的学习,并时不时给拉姆的家人送去生活费。

    辅导功课的细节,让深圳商报记者薛云麾至今仍深受感动,“如果陈伟东是为了虚名而资助巴青·拉姆的话,他定时给钱就行了,不会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坚持为一个藏族小姑娘辅导功课。”薛云麾说,这个看似平凡的细节,实则太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