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波密脱贫攻坚:把驻在村当家乡 荒山荒地大变样

14.10.2016  07:07

  △图为西藏自治区驻林芝地区波密县雄吉村、日卡村工作队(西藏自治区林业厅派驻)邀请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副所长潘刚教授对群众进行核桃幼苗管护技术培训,有力地促进了驻在村核桃种植业的健康发展,有效保证群众尽快增收。图片来源:西藏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办

  春华秋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第五批驻村干部洒下的辛勤汗水,化成了全县85个村(居)的悄然蜕变:

  ——昔日的烂泥巴路,摇身一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倾多镇康达村村道形成“两桥三环”的新布局;

  ——昔日的滩涂荒地,搭起了宽敞明亮的温室大棚,温室内种满了绿油油的瓜果蔬菜,康玉乡宗热村发展起温室大棚种植业;

  ——昔日“靠着墙根晒太阳”的群众,纷纷开办起家庭旅馆、种起天麻、参与跑运输、到工地干活,古乡古村的贫困群众不再“等靠要”……

  2015年12月,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选派的340名优秀驻村干部进驻波密县85个村(居)。他们是波密县第五批驻村干部,以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为主体。他们驻村或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带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第五批驻村工作队入驻以后,把发展村集体经济、特色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驻村近一年后,波密的不少贫困地区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摸清底数、做好规划、发展集体经济、落实社保兜底、建好美丽乡村、搞好信息服务……驻村工作队入驻,波密县还出台了严明纪律要求和考核奖惩,先后组织开展了39次督导检查及明察暗访,重点检查了65个驻村工作队。对经常脱岗、群众反映不好的驻村干部进行约谈或责令派驻单位进行调整,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驻村干部们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硬仗!驻村工作队就是扶贫攻坚的先锋队,咱们就是扶贫攻坚的排头兵,不脱贫就决不撒手。

   扎根基层,真帮实干,

  把驻在村当成自己的家乡

  第五批驻村干部到村后,入户走访,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核查比对贫困户信息,掌握了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在此基础上,帮助村里制定3年脱贫规划和年度帮扶措施,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大力跑办扶贫项目资金,引进致富产业项目。截至8月,波密全县各驻村工作队从各渠道争取扶贫项目 19 个,资金 369.6万元;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中,派驻单位党员干部与驻在村实现结对认亲帮扶1577户4872人。

  驻村干部们访贫问苦、为民办事,逐渐融入到驻在村,成为村里的一员。有的发动单位职工和亲朋好友捐款捐物,有的组织医院医疗专家义务出诊,有的定期到困难群众家庭走访慰问,积极为群众办实事。截至8月,共从为民办实事经费中落实并完成项目56个,资金357.6万元;落实“短、平、快”项目13个,资金483.41万元;派驻单位落实的项目10 个,资金224万元;个人和有关企业捐款资金7.6万元;慰问五保户、贫困户和困难群众3495 人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价值931900元;慰问“三老”人员698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价值78100元。

  驻村干部们把驻在村当成家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帮助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为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群众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很多驻村工作队的驻地,常常会多出一把群众自家种的新鲜蔬菜、一壶打好的酥油茶、一袋热气腾腾的饼子,这是心存感激的群众悄悄送来的。“如今,咱们岗村的狗见到我们工作队都亲切了,不再汪汪大叫了。”扎木镇岗巴村驻村工作队员们开心地说。2015年12月到扎木镇岗巴村驻村以来,他们每天走村串户、发动群众,拓宽村道,抓村容村貌提升,开办高标准家庭旅馆吃旅游饭、发展木耳种植和犏奶牛养殖等产业。今年以来,岗巴村家庭旅馆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一村一策,产业扶贫,

  精准把脉精准发力拔穷根

  发展能富民的村集体经济或者特色产业,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驻村干部们在贫困村产业发展上找出路,立足各村自身资源禀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高效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同时,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加强贫困村农牧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

  在松宗镇角达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往年房前屋后长满杂草的贫困群众,种起了波棱瓜(藏药材),并与有关藏药企业签订农企对接合同,每亩波棱瓜为村民增收5500元以上。收获一串串沉甸甸的波棱瓜果实,松宗镇角达村村民脸上笑开了花。

  在玉许乡帮肯村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玉许乡白玉村工作队帮助村里成功争取了藏药材种植园项目,主要种植波棱瓜等藏药材约40000平方米,以波棱瓜的最低收购价50元/斤和每年每亩最低产量80斤计算,白玉村群众每年可实现增收24万余元。荒山荒地摇身一变成“藏药园”。

  易贡乡贡仲村工作队为村里谋划了“易贡辣椒”(已注册商标)种植项目,争取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4.8万元,计划种植“易贡辣椒”300余亩。按“易贡辣椒”平均亩产600斤计算,每斤收购价5元,除去成本及人工费,贡仲村群众每年可实现增收54万余元。“易贡辣椒”成了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有广大驻村干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外在推力,定能进一步激发波密各族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内在动力,必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文/黄开团)

(责编: 周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