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学院优秀校友、西藏甘露藏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贡嘎罗布先生回母校考察交流

25.04.2015  00:50
      2015年4月23日至24日,西藏民族学院优秀校友、西藏甘露藏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贡嘎罗布先生受邀来学校考察交流。贡嘎罗布先生深入学校多个单位考察,并和学校领导及校内专家学者座谈,共同商议深化校企合作事宜,双方就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达成共识。       4月23日,学院党委书记杜建功、院长扎西次仁会见了贡嘎罗布先生,双方进行了非正式会谈,就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4月24日上午,扎西次仁陪同贡嘎罗布先后参观了校史馆、学校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考察了学校附属医院、“2011”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经学院、医学院等。考察中,贡嘎罗布同“2011”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座谈,详细了解了学校中心规划建设和当前工作重点等情况。在财经学院,贡嘎罗布应邀同财经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座谈交流。他结合自己在西藏民族学院求学和毕业后的工作创业经历,勉励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学好本领,练就真功,立志高远,实现梦想,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扎西次仁向同学们介绍了贡嘎罗布在开拓西藏藏医药事业中的非凡成就,勉励同学们认真学习,强健体魄,开拓视野,转变观念,勇敢创业,为西藏、为国家做出贡献。     4月24日下午,贡嘎罗布同学校领导扎西次仁、刘凯,学校办公室、科研处、“2011”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经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扎西次仁在主持座谈会时指出,俞正声主席在西藏视察时指示要加强理、工、医学科群建设,教育部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深化“校企合作”,这对学校更好适应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学校未来指明了新方向。同时,学校以更名为契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着力推动学科建设,未来建设规划的路线图逐渐清晰。在此背景下,学校专门贡嘎罗布先生来访,意在促进了解,找准校企合作支点,搭建合作桥梁,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强强联手,共建共促。这对学校深入推进“2011”计划协同创新工作,落实学校党委提出的“医教协同”战略部署,推动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全校干部职工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主动了解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动态,紧跟西藏实际需求,谋划未来发展。为尽快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有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要主动跟进,密切沟通。       贡嘎罗布详细介绍了甘露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和公司概况。他指出,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藏医药事业发展。特别是甘露公司实现企业改制以来,完成了由传统制药企业向现代创新性企业的角色转变,公司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同时,公司着眼未来,将大力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新型发展体系,为藏医药研发和藏医药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他认为,学校关于医学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路和甘露公司未来发展理念深度契合,校企各有优势,双方实现人才互通,资源互补,构建产学研结合体系,有较大合作空间和较强可操作性,合作前景广阔。他表示,甘露公司将全力以赴促成校企深度合作,将积极同学校衔接,细化、深化双方合作。       座谈会上,中山大学援藏干部、学校医学院副院长陈元教授,医学院袁东亚教授、赵勤教授,附属医院院长赵锋仓主任医师等专家学者与贡嘎罗布深入交流,就校企合作具体事项交换了意见。       贡嘎罗布,男,藏族,1968年7月1日生。 1988年至1991年,在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前身是学校财经系)学习。1991年7月至1993年5月,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那曲气象台任会计;1993年5月至2002年,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任财务科副科长、科长;2002年11月,任藏药厂销售副厂长;2003年,担任藏药厂厂长;现任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先后荣获“和谐社会建设突出贡献人物” “中国十大优秀民族企业家”“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奖”“中国骄傲:第八届中国时代十大影响力企业家”“中国百名农业产业化功勋人物”“希望工程20年杰出公益伙伴” “2010当代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始建于公元1696年的拉萨药王山医学利众院制剂室和1916年创建的拉萨门孜康藏药加工厂。西藏和平解放后,于1964年乔迁新址扩建,命名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制药厂”。2012年12月31日,原西藏自治区藏药厂正式挂牌改制为“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占地66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807.24平方米,公司注册资产2亿元。公司现可生产360余个藏药产品,其中已取得国家批准文号的55个。其中9个品种列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现有国家秘密技术品种1个。(注:企业介绍来源于该公司网站)。                                                                                                                                                                                                                                                                                                                                                                                                                                                                                                 文/郝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