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群“老西藏”来到首都博物馆里过了个年
中国西藏网讯 对大部分人来说,2月27日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但对于与雪域高原结缘深厚的人们而言,这一天也是“大年”——2017年的藏历火鸡新年。为了庆祝这个隆重的节日,2月26日藏历除夕当天,不少在京藏族同胞、曾经在西藏工作过的同志和热爱西藏的各界友人齐聚首都博物馆,在《牦牛走进北京》的展览现场过起了年。
△图为现场观众体验藏式年俗,摄影:陈卫国
藏历除夕一大早,展览的入口处就陈设起了象征吉祥丰收的“切玛”(装有麦粒、糌粑、酥油等食品并装饰有五彩青稞穗的木盒),不少曾经长期在西藏工作的老爷爷、老奶奶纷纷轻车熟路地按照藏族年俗拈起切玛盒中的糌粑,先洒向空中再放进嘴里。许多观众也饶有兴趣地学着做,不少观众高兴地表示:“今天在首博太涨知识了,了解到了藏族年俗,我要赶紧发个朋友圈显摆一下。”
△图为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阴法唐与夫人李国柱走进展厅里的牦牛帐篷,回忆当年在西藏的工作生活,摄影:陈卫国
礼节过后,进入展馆,提起牦牛,人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牦牛构建了青藏高原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高原人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牦牛,即使到了今天,牦牛依然在西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更不用说几十年前了,这些“老西藏”们,谁没有与牦牛的情缘呢?
曾经参加过昌都战役、西藏平叛和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阴法唐今年已经95岁高龄,提及当年在西藏的峥嵘岁月依然兴致不减,向人们讲述着他印象中最好的牦牛——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海拔近6000米的普玛江塘牦牛。首批进藏女兵之一、阴法唐的夫人李国柱也回忆起了当年进军西藏时用牦牛为部队运输粮食的往事。正如当年解放西藏的十八军老战士所说,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西藏和平解放的胜利,是党的政策的胜利,也是藏族群众用牦牛驮出来的。
△图为张小平在活动现场,摄影:陈卫国
提起牦牛,同样曾经多次进藏、参与报道十世班禅转世灵童金瓶掣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中国西藏网原总编辑张小平也打开了话匣子。
在1979年初中国和伊朗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以及1985年中国和日本登山队攀登阿里的纳木那尼峰两次登山采访中,张小平与牦牛有了近距离接触,牦牛驮着行李、装备与人们一起往山上走着的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小平说,牦牛和人类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牦牛是藏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它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做了很多为藏民族的发展有用的事情,从运输到耕地,死了以后全身从肉到骨头都奉献给人类,奉献给世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自1963年第一次进藏以来,张小平已与西藏结缘半个多世纪,也在西藏度过了许多次藏历新年。他说:“我第一次到西藏就是在藏历年期间到的拉萨,喝到了藏历年的青稞酒、酥油茶,也看到了大昭寺前面摩肩接踵的信众磕长头的景象。在拉萨,藏历年都是很热闹的,从一个月之前就要开始准备,搞卫生,刷房子,做油炸果子,等等,一直要持续到过年期间。藏民族的节日气氛特别浓、特别热烈,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亲密,吃饭、敬茶、敬酒、跳舞、唱歌……通过一个藏历年就能感受到藏民族的文化魅力。”
△图为特意穿上藏装的张小平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摄影:苏文彦
对张小平而言,半个多世纪、40多次进藏之旅铸就了他的“一世西藏情”,割也割不断。就在前不久,他刚刚结束了又一次为期四个多月的西藏之行,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写下了六七万字的日记,还通过微信发了五十三组拉萨见闻。几十年来,他亲眼看到西藏一点点地变化,拉萨从最初的市容脏乱到现在的干净漂亮,从以前吃不上蔬菜到现在几乎什么蔬菜都可以买到,几十年的发展使人们对这里刮目相看。
张小平感慨地说,西藏的内涵太丰富了,政治、历史、社会发展、自然风光、人文等各个方面都是百科全书。“我跑了半个世纪的西藏,但是我对西藏的了解只是沧海一粟,很多人说我是专家,但是只有真正了解西藏以后,才感觉西藏的内容太丰富了,用一辈子的精力去走进西藏、认识西藏,也只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
“去一次西藏,你绝对不会后悔”,这位曾经主动请缨进藏,作为中直机关第一批、第二批援藏干部援藏6年,至今仍心系西藏的老干部饱含深情地说,话语中洋溢着对西藏满满的热爱和牵挂。
《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由西藏牦牛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展出了包括牦牛标本、与牦牛相关的生产生活用品以及与牦牛相关的艺术品等500余件展品,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3月15日。(中国西藏网 文/苏文彦)
(责编: 周晶)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