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金珠村的脱贫之路

01.04.2017  02:07

  中国西藏网讯 金珠村地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加麻乡西面,距加麻乡人民政府5公里,平均海拔4200米。全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共142户630人。全村总耕地面积946.6亩,人均耕地面积1.39亩,主要以种植业和饲养业为主,可利用草场面积77835亩(一组:25861亩,二组25945亩,三组26029亩)。2016年,金珠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21户74人,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户4户12人、贫困户14户59人、五保户3户3人(在县集中供养),精准扶贫共计21户74人。截至2016年底人均纯收入8814元,金珠村已实现脱贫“摘帽”,目前进入巩固阶段。

  为进一步提升金珠村村民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第六批工作队入驻金珠村以来,多方调研,广征意见,理清思路,着力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做文章。

  (一)多方奔走,着力拓宽加麻乡塞隆农畜产品合作社营销市场。一是拓展实体市场。加强与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公司和城关区净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协调联系,在努力争取下,净土公司允诺其在拉萨宇拓路实体店免费为金珠村提供一个展柜,销售合作社产品。城关区净土产业公司同意在其近百辆“菜篮子”直销车销售合作社的酥油、奶渣等产品。主动作为,多次与自治区供销社协调,争取产品在其线下实体店免费上柜,在扩大塞隆农畜产品合作社产品影响力的同时,提高知名度。二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市场。联系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农村信息化工程,争取在金珠村建立电子商务,配齐有关设备设施,对相关经营人员进行电子商务培训,实现产品网上销售。积极联系西藏淘宝平台并取得初步成效,该平台已同意帮助金珠村挖掘产品优势和人文背景优势,制作网页,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卖合作社产品。

  (二)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金珠村平均海拔4200米,由于海拔高、地块分散,导致部分耕地土地贫瘠,灌溉不便,农业收益较低。为提升土地经济效益,保证塞隆农畜产品合作社原材料供应,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驻金珠村工作队经广泛调研,并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后,决定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当地发展产业和循环经济。2017年,全村推进“藏青2000”连片种植120亩,退耕还草400亩,主要用于种植苜蓿、燕麦,试种植当归50亩,并扩大藏香猪养殖规模。为确保种植效果和青稞品质,金珠村工作队协调自治区农科院解决了经精选、包衣和防害处理的“藏青2000原种”5吨,并分发至群众手中。同时,与村“两委”班子一起联系购买并向群众发放了燕麦种子。此外驻村工作队出资并协调林芝米林县购买了当归种子,销售上已协调联系山南市藏医院,实行订单收购。

  (三)科技引领,为种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智慧保障。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保证种养殖业取得实效,政府办公厅驻金珠村工作队积极协调自治区科技协会,选派林芝市米林县、工布江达县和山南市推广中心4位多年从事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的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金珠村全村142户村民以及加麻乡其余5个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科技特派员、加麻乡分管农牧工作领导等200余人参加培训。主要培训藏香猪养殖、配种技术及疫情防治、当归移植种植技术等,并对苜蓿、燕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实地指导。培训结束后,自治区科技协会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向金珠村村民发放了藏香猪养殖技术光盘、藏文版《农民科学素质读本》《西藏农牧民科普读物系列丛书》等科普读物1000本。通过培训,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村民们的传统养殖观念,调动了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种养殖能力和科技致富能力,为脱贫致富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发展金珠村经济,促进群众发家致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在金珠村工作队的努力争取下,自治区科协计划在金珠村启动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长期为金珠村种养殖业提供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服务。

  (四)出资投保,给试种当归的群众吃下定心丸。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尤其在这个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9亩的山沟里,人们更是视地如宝。加之,当归种植在金珠村属于首次,且对土壤化肥残留、温度、湿度和后期管理都有很高要求,很多群众有顾虑,担心将来的种植效果,不愿腾出土地。为说服群众,打消群众后顾之忧,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专门到需要腾出土地的三组,挨家挨户做工作,工作队一方面联系专家,就当归种植技术提供成功试种的保障;另一方面承诺与农户签订《责任书》,明确群众管理责任,同时由工作队和村委会出资为50亩试种当归投保,试种成功则群众受益,种植失败则由村里与驻村工作队承担损失。目前,金珠村的特色产业培育,正在摸索中逐步推进。(中国西藏网 文/周鹬 刘婷)

  △村民罗杰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自治区琼结县加麻乡金珠村蔬菜大棚查看西瓜长势,来源:荆楚网

(责编: 苏文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