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业:筑牢国家生态屏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3.07.2017  01:21

  

 

  △图为座谈会现场

  中国西藏网讯 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始终是全国经济特别是农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20日,西藏牦牛、绵羊产业座谈会在拉萨召开。

  座谈会上,西藏自治区农牧厅牦牛、绵羊专项产业推进组分别汇报了牦牛、绵羊产业推进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昌都、那曲、阿里3地市围绕各自优势产业发展情况作了交流发言。当雄县、聂荣县等分别围绕牦牛短期育肥开展情况和绵羊产业发展作了交流发言。西藏藏北牦牛肉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围绕各自主要发展产业作了交流发言。

  

    △图为肖长伟致辞

  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肖长伟指出,发展西藏农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当前,西藏农牧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还是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撑市场的需求。规模小了市场就没有容量,没有弹性,没有足够的拓展空间。比如说岗巴羊,品质非常好,但往往在本地市场都购买不到。所以解放思想的核心就是扩产能、补短板。

  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实事求是。国家对西藏的定位为中提到: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的发展不能为了一个经济目标而去破坏资源环境,否则就会和国家的战略大局发生冲突。比如说养殖业,首先要考虑草畜平衡、生态良好。因此,西藏的农牧产业要发展到与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基本匹配的规模。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就是资源配置一定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市场是主导力量,政府是辅助力量。西藏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市场发育得还不太成熟,在这个阶段,肯定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导作用,一个是推动作用。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要大胆地引进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进入西藏。在引进市场主体的时候,首先要确保引进的市场主体一定是有实力的,千万不能让投机取巧者进入。因为市场主体既可以进入市场,也可以退出市场,不承担法律责任。其次,尽量选择有相关经验、或有比较好管理模式的市场主体进入。

  三是处理好满足本地需求与部分产品走向高端市场的关系。西藏自治区党委的十一号文件中,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牧区的发展新动能的文件就提到了这个问题。西藏农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主要任务是要满足本地的需求,其次再考虑如何使西藏的产品走向高端市场。

  为什么要走向高端市场?肖长伟认为,这是由西藏的养殖产业成本和产品的内在品质决定的。现在各地发展草业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草业和其它种植业的比较效益显著提高了,这也反映出草畜矛盾更加突出了。但是辩证地看这个问题,如果一斤鲜干草价格都在2块钱以上,养殖业还怎么发展?养殖成本高,规模又不够大,产业发展的出路又在哪里呢?因此,必须要走向高端市场。

  他指出,除了养殖成本高以外,走向高端市场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产品的内在品质一定是会被高端市场接受的。科研人员一定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譬如牦牛到底比内地的牛好在什么地方?除了绿色、有机、无污染等因素以外,独特的饲养方式、高原的自然环境是否塑造出了牦牛优异的品质?如果有这样的品质支撑,走向高端市场就没有问题。如果部分产品能够走向高端市场的话,农牧民的脱贫致富、西藏的市场发育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处理好尊重传统与大胆创新的关系。肖长伟认为,西藏的农牧产业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千百年来,西藏祖祖辈辈的文化传统在养殖业里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各地举办的牦牛大赛、挤牛奶大赛,都是藏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的形势下,文化传统也是要受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如果完全躺在传统里面,故步自封,那么西藏经济就无法与内地经济形成一个大的循环,无法赶上现代化的步伐,永远处于落后状态。所以,我们在尊重传统文化、尊重传统饲养方式的同时,还要大胆创新。很多西方国家媒体,在提到西藏时,无端指责我们破坏环境、破坏传统,要求我们一定要保持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西方国家的这种说法是对不起农牧民群众的。让农牧民群众过上幸福、富裕、文明的生活,是西藏各级政府的责任。因此,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大胆创新,要与现代文明、现代生活方式对接,不能让西藏永远处于一个独立循环、自给自足的传统状态之中。

  肖长伟同时提到,尊重传统不只是文化问题,还要保留西藏的高原特色。比如在牦牛养殖方面,不能全部采用圈养、饲料养殖的方式。他强调自己在山南调研时发现,牦牛完全采用草原放羊的方式,牧民过15天才到山上去数一遍,在这种天然的状态下生长的牦牛,才能保持其优异的内在品质。因此,要以天然放养为基础,以饲料圈养为辅,尽量保证其原有的、特有的品质。(中国西藏网 图、文/李元梅)

(责编: 吴建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