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以“南草北牧”新布局打开产业发展新思路

24.02.2017  10:09

一亩租金500元,田里干活一天100元,干饲一斤1块4毛,卖出青饲玉米366万多斤……去年,林周县强嘎乡曲嘎强村委会带领90户村民,流转1250亩连片低产田种草种出了大效益。

整体上,西藏是南边农北边牧、山谷农山坡牧。产业发展上,存在牧区冷季牛羊吃不饱、农区低产田撂荒等现象。

如何用其所长、互补其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西藏以“南草北牧”新布局打开了产业发展新思路。

林周是农业大县,曾经的澎波农场是拉萨平原上的一座粮仓。现今利用低产田,大力种植青饲玉米、紫花苜蓿、燕麦等优质牧草,发展起了订单草业。

2016年,林周县人工种草面积有6万多亩,饲草除了自用全部通过订单销售给了那曲地区和拉萨城关区。

“土地流转看到钱了,低产田有高效益了,老百姓积极性大着呢!”曲嘎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扎桑随口就举了一个例子,“联户长丹增曲珍带着10户贫困户,来找我们主动要求种草,大概种了200多亩,收入有20多万元。”

林周县北部的旁多乡达龙村是个牧业村。牧民扎西次仁去年在林周县南部买了五车饲草料,运到家一车花了4000元。

“靠放牧的话,草是免费的。现在买草补饲,这钱花得心疼不心疼?”记者问道。

“把8、9岁的牦牛短期育肥出栏,再买进来一些1岁牛、2岁牛,补饲能让畜群结构更好。”扎西次仁笑着道出经营之道,“牦牛大了再吃草也不长膘,小的一喂就长分量。”

扎西次仁一家共有6口人,去年出栏牦牛28头,共卖了16万元。买进12头小牛,共花去5万元,再去掉2万元的饲草料成本,这赚头还真不少。这本账刚算出来,扎西次仁补充说:“里面还留了6头自己吃。”

通过饲草育肥,达龙村的牲畜出栏率提高,畜群结构有了优化,群众改变了惜杀惜售的旧观念,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

每到了牧草收割时节,只要打一个电话,一车车饲草就会从南部乡村运送而来。

林周县副县长郭果介绍,林周县南部和北部传统上有农牧交换,主要是用酥油、牛羊肉换取青稞。现在“南草北牧”统筹农区和牧区资源优势,以养带种、农牧复合、草畜一体,既优化了产业结构,又让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现在,拉萨净土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正在谋划在当雄县建设净土牧场、在林周县经营净土草业。

自治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姬秋梅长期关注畜牧业,“南草北牧,农民和牧民之间怎么连接?净土公司作为国有企业要把这个职能发挥起来,既保障饲草供给,又降低饲草成本。”

(责编: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