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才让:从桑科草原到中国诗词大会

19.02.2017  17:43

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彰显的文化之美使得主持人董卿和参赛选手成为“网红”,网友赞其为“中国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

来自甘肃桑科大草原的藏族小伙扎西才让参加了比赛,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前二十名”优秀奖的好成绩。他在节目中弹奏曼陀铃、用藏汉双语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让观众如痴如醉。


拿着曼陀铃的扎西才让

他是如何脱颖而出的?他的成长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行走在双语文学之间,他又怎样理解汉、藏文化?带着这些疑问,中国西藏网记者2月18日专访了扎西才让,根据访谈将他的自述整理如下:

我是扎西才让,我的小学是桑科寄宿制小学,2008年我进入合作藏族中学,那里六年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特别重要,至今我还觉得那是我学习生涯当中收获最多的一段岁月。

2014年,我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的藏学学院,我选择的专业方向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学)。

我与古诗词的“恩怨”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用藏文来写诗,小学三年级到初三的一个阶段,我疯狂地热爱着藏文古诗,不仅自己写,还用大量的时间去看那些觉得特别优美的诗词。我看到的藏文古诗最多的是哲理性的诗歌,看到一定程度,自己也写了比较长的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更渴望开解生活和自然魅力的诗歌。

这时候,我就碰到了汉文古诗词,当然,以前也不是没有碰过,课本里也有很多古诗词。但是当时的汉文水平实在太差了,对那些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也没有,只能勉强地去背诵。


扎西才让在家乡赛马

到了大学之后,我才找到了对汉文古诗词的一种敏感。通过一段学习经历后,我总结在中小学阶段为何没能上心汉文古诗词。我觉得最大问题是地理环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若碰到了这样的诗歌,我的脑海里能浮现出一种画面,我特别欣赏那种画面,也特别需要那种画面。但是,汉文古诗里更多的是跟我们家乡的生活和环境没有关系的,如“锦官城外柏森森”,或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种关于大森林,关于江南,关于大河长江的诗歌,对我这个从小生长于大草原的人,真是很难用真情去理解或者欣赏。

但是,大学里我去了武侯祠,去了峨眉山,去了乐山,更好地提升对汉文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我带着这种前所未有的诗歌心境去欣赏、学习和背诵古诗词,这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我与中国诗词大会

2016年11月份参加成都面试的时候,我怎么也没有想过西南民族大学各个学院里挑选出的人才当中,自己有过关斩将的可能,这是特别幸运的一件事情。最后,我获得了成都的4个参赛名额之一。我真的很感谢得到了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在北京,那座古老的城市、神秘的国都、富饶的都市里,我跟一百余位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挑选出来的诗词达人,展开了一次难忘的诗词宴会。

那里的每一个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背后的很多故事、很多经历让我万分感慨。为学生付出一切的乡村老师、为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创作音乐的好父亲、为中国诗词的传播而回国的九零后、为学习诗词而参加诗词大会的泰国朋友,还有好多好多……我在努力地享受他们的每一个故事,在他们的人生讲述当中我找到了好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扎西才让与盛梦珂、武亦妹。

以前,我一直认为在原始的经济条件下,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努力生存、努力保护自己文化的草原人很了不起。但现在,我觉得不管是草原人,不管是城市人,不管是牧区人,不管是农区人,只要是寻找自己生命意义的人,都很伟大,都值得尊重。这是我在“百人团”找到的亲身体验,或者说是最好感悟。 因为实力的差距,我争不到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但前二十名的优秀奖已经使我满足。我要感谢上天恩赐我的每一个难忘瞬间,因为那些瞬间我才有了之后的启发与感慨。

我更加深刻地明白:这样的大会,这样的节目,这样的比赛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浪涌之中,更符合传播传统文化和传承文化的方式。这里我还要感谢“康巴卫视双语之星”栏目组的支持,没有他们我也不会有去央视舞台的机会和胆量,类似的比赛给藏族文化的传播是很有利的,给藏族观众带来的影响也非常深刻。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趋势之下,文化也必须有新的传播方式,也非常需要媒体和信息技术类的文化传承。因为我觉得我们民族有的是古人经典之作,现在更需要新时代的传播途径,让全中国,全世界更加透彻地了解我们。(中国西藏网 文/杨悦笙)(图片由扎西才让提供,感谢王怡琴、移喜嘉措对笔者的帮助)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