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的女主角,是“她”?还是“他”?

20.08.2015  16:40

   中国西藏网 讯  西藏一年一度的“ 雪顿节 ”又来到了,欢庆隆重程度仅次于藏历新年。这几天,在拉萨市罗布林卡公园和龙王潭公园,藏戏表演吸引了各族群众和八方宾客。

  藏戏在藏语里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传说藏戏早期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因此得名。

   藏戏起源——唐东杰布传奇

  大约600年前,雅鲁藏布江上没有桥梁,很多牛皮船被掀翻在激流中,许多想要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一段传奇。唐东杰布结识了山南地区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随着悠扬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的人出钱,有的人出铁块,有的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雪域高原。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叹:莫不是仙女阿吉拉姆下凡了吧!以后人们就将藏戏称为“阿吉拉姆”。

  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建起了58座铁索桥,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五世达赖爱藏戏

  五世达赖是西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为藏戏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清顺治九年,五世达赖率三千人赴京晋见顺治皇帝,被册封为“达赖喇嘛”,并赐金册金印。他在京住了两个月,后又在内蒙古的代嘎(今凉城)逗留了三个月。期间,他观看了许多汉、蒙、满等各民族艺术表演,深受启发。返藏后,将具有西域风格的藏戏歌舞加以改进和丰富,成立了专业歌舞队——噶尔巴,安排在酸奶宴会上演出。从此,藏戏与别称“酸奶节”的雪顿节结下了不解之缘。

   藏戏的新生

  西藏和平解放前,藏戏艺人大多是农奴,除奉差演出外,常年靠劳动和流浪卖艺为生,社会地位低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央代表张经武和西藏工委负责人张国华、谭冠三和范明等先后看望了觉木隆藏戏艺人。1956年陈毅率中央代表团赴拉萨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觉木隆巴找到代表团汇报戏班情况,并组织演出了藏戏,受到称赞。西藏工委1956年组织部分艺人随西藏文艺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文艺会演。演出结束后,特技演员次仁更巴被留下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的成员,1957年3月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他主演的《西藏热巴舞》获联欢节银质奖章。

  从此,藏戏走向了普通大众之中。

   藏戏面具——人物脸谱

  面具是表现刻板化人物的最好道具。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

  藏戏中,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代表柔顺;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代表吉祥;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代表纯洁;女巫的面具是半黑半白,代表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老村民的面具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藏戏的角色通常有男女主角、配角和丑角各色人等,但传统的藏戏团演员均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西藏专门准备了多台经典藏戏和现代藏戏,可谓好戏连台。好奇的网友,可以去美丽的西藏看看由白面书生扮演的女主角是个什么样子。

  不久前,西藏大学美女边巴德吉演唱的《喜欢你》走红网络。不少网友听出了藏语版的《喜欢你》,就是“宁都拉”,纷纷感叹“下次告白又多了一种语言了。”今天是传统的七夕节,你可以带上你的心上人去听藏戏,唱“宁都拉”,适时表白吧。(中国西藏网 文/吴庆军 编辑/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