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医院人工种植毛果婆婆纳技术获国家级发明专利

21.04.2015  12:26

    为保护濒危藏药材,自治区藏医院下属的藏医药研究院开始在藏药药用植物野生变家技术研究领域发挥作用,并成功在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建立了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

    种植

    自治区藏医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已经开展了绿绒蒿、毛果婆婆纳等27种濒危藏药材的野生变家种技术研究,其中毛果婆婆纳、桃儿七、藏木香、卷叶贝母、毛花忍冬等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已基本形成了技术体系。今年计划增加10个濒危藏药材品种的研究及种植,还将在林芝工布江达县实施卷叶贝母试验性推广工作。

    现状 人工驯化濒危藏药材 桃儿七等多品种成技术体系

    据悉,自治区藏医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占地面积达到169亩,有11名专职科研人员从事人工驯化技术研发工作。

    记者从自治区藏医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了解到,目前在该基地已经开展了绿绒蒿、毛果婆婆纳等27种濒危藏药材的野生变家种技术的研究,其中毛果婆婆纳、桃儿七、藏木香、卷叶贝母、毛花忍冬等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已基本形成了技术体系。除此之外,大花绿绒蒿等珍贵药材在人工种植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自治区藏医院藏 医药研究院生药所副所长扎西次仁介绍,“藏药材绿绒蒿是极其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其中毛瓣绿绒蒿等品种早在2002年就被列为一级濒危物种,由于其药用价 值高,又是西藏特色药用植物资源,所以开展绿绒蒿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工作。目前基地已成功研究出了绿绒蒿的种子繁育技术。

    据 悉,大花绿绒蒿是绿绒蒿的一个亚种,以其花大、色泽艳丽、姿态优美而著称。它不仅是高山植物中著名的观赏植物,还是很多藏医名贵处方药的原料(如藏药“二 十五味松石丸”和“二十五味绿绒蒿丸”)。人工培育一朵绿绒蒿要花费大量心血,技术人员不仅要时时观察它的生长变化情况,还要长时间监测和记录,以此来获 取更全面有效的数据,更重要的是要长期进行野生与人工种植品种的品质评价研究。

    扎西次仁打开手机中绿绒蒿的照片给记者看,“你看,这是我们培育出的绿绒蒿,是不是很漂亮?”此时,他脸上满满的都是对这些小生命的爱护。

    计划 濒危藏药材研究种植 今年计划增加10个品种

    记者了解到,除了绿绒蒿外,濒危藏药材毛果婆婆纳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今年1月获得了国家级发明专利。据悉,经过“种质分析”和“指纹图谱测试”对比发现,人工毛果婆婆纳与野生的吻合度达到了99%以上。

    另外,记者了解到,自治区藏医院还成功完成了卷叶贝母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并与香港京都念慈菴正式签订了院企联合科技攻关协议。“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了前期试验性推广种植阶段。”扎西次仁告诉记者。

    “由于濒危藏药材名目还在逐年增加,因此为了切实保护濒危藏药材,人工培育的藏药材药效成分鉴定成功后,我们将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人工培育技术,从而大面积推广种植。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濒危藏药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缓解我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扎西次仁对记者说,今年我们还计划增加10个濒危藏药材品种的研究及种植。同时,还计划在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实施卷叶贝母试验性推广工作。

    谈到如何保护濒危藏药材时,自治区藏医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希望人们不要在利益的驱使下廉价出售资源,应该发挥这些濒危藏药材的深层次价值。(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