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县盐井乡:古盐田焕发新光彩

27.08.2015  14:24

    盐井,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纳西族人称其为“察卡”,“”是食盐的意思,“” 是洞眼的意思。

    2015年6月的一天,我们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采访组来到风景如画的盐井,在阳光与风的伴行中,聆听盐田的动人传说,品尝“佳家面”的独特风味,领略红葡萄酒的醉人芳香。

    在美丽的达美拥雪山下,在滔滔不绝的澜沧江畔,古盐田、“佳家面”、葡萄酒,这些古老的文明,正在微风中绽放崭新光彩,仿佛在诉说昔日沧桑,在诉说今日巨变……

    古盐田:盐民的新生活

    对于盐井,晚清诗人刘廷赞的《盐井民国志》中有一首诗,是这样描写的:

    “沧江水灏淼,中蕴泻盐泉。未识通咸海,翻来喷大川。

    浮云低霭护,修埂汲兰田。天意怜民苦,随风共日煎。"

    这是昔日盐井盐民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盐井盐民一直在用原始的方式背水、晒盐、打盐、扫盐、收盐,在风吹日晒中艰难求生,形成澜沧江畔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今天的盐民,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在制盐?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澜沧江畔的加达村。

    加达村位于澜沧江北岸,绿树环绕,盐田旁依。

    加达村第一书记李晓愉告诉记者,现在,该村有制盐户143户,纯盐户26户;共有盐田1774块,最多的一家有60多块盐田。

    “以前,背卤水晒盐,现在用水泵抽水晒盐,既方便又省力,大大提高了制盐效率。”李晓愉说。

    电力的普及提升了传统制盐业。用水泵抽水晒盐,盐民一年制盐收入多的有2万元左右,少的也有七八千元。盐民措曲培家,有57块盐田,前两年被洪水冲毁了26块,现在只剩下31块,年收入1.2万元左右。

    盐井产红盐、白盐两种盐。红盐每斤0.46元,白盐每斤0.68元,品质最好的每斤1.5元。红盐喂牲畜、做藏香,白盐打酥油茶,做化妆品、牙膏、沐浴液等。2013年,格拉丹东旅游开发公司利用白盐研制出一种化妆品,一套售价400余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李晓愉指着绛红色的盐田对记者说,如今,加达村村民人均年收入5100余元,盐田收入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是挖虫草、野生菌和搞旅游等其他收入。

    借助旅游业的兴起,村民多吉办起了藏家乐,还出售小袋盐,有两三元一袋的,也有10元一袋的,年收入1.5万元。

    “我们将借助旅游业发展传统制盐业,不仅要将盐井古老的制盐技术传承下去,还要结合现代技术进一步发扬广大,为群众增收服务。”李晓愉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