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车——记拉萨最后的人力板车车夫

28.03.2015  20:38

    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记者边巴次仁 普布扎西)“从家乡运来了肉和酥油,老头,帮我们拉一趟吧!”壮实的康巴汉子头系黑色“英雄结”,用不太流利的拉萨话说到。

    “好的,十五块钱一趟!”老人爽快地答应了。不必询问从哪里运到何处,他们的活动范围只在拉萨老城区。

    以八廓街为核心的拉萨老城区总面积约1.33平方公里,是拉萨这座古城的心脏和脉搏。

    康巴汉子没有讨价还价。老人于是站起身,缓缓地将板车掉了个方向,自己再转身,背身用手抓着车把,跟着康巴汉子,拉车走了。

    这个个头不高、身形消瘦的老人,叫德荣,今年64岁,出生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为两个幼小的女儿,为了家庭,他32岁的时候,出来打工挣钱。“至今拉板车也刚好32年了。”老人说。

    那是1983年,西藏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光滑、黝黑的车把手,足能让人感知它经历的年岁。来到八廓街东边的一个小巷子,长约3米的木制板车靠着一辆装满了塑料麻袋的皮卡车停下。

    老人和几个康巴汉子一起动手,把六七个大塑料麻袋装到了板车上,老人用绳子把东西简单固定了一下。此时,装满了箱子和其他物品的电动三轮车呼啸着从边上驶过。

    稍显费力地提拉车把,将“车绊”搭在肩上,双手用力握住车把,老人跟着康巴汉子,穿过了数条小巷子,最后来到了八廓街清真寺后边的一栋藏式小楼底下。卸货收钱,老人最后挥手道了一声“次仁”(长寿),拉着车子慢悠悠地往回走。

    “这辆车的‘车龄’和我的‘工龄’一样长,跟着我走遍了老城区大大小小的无数条巷子。”老人说。老城区大大小小的街巷,犹如迷宫般交错纵横。

    老城区拥有包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大昭寺在内的27座寺庙,每条主街巷两侧都店铺林立,这里还有56座古建大院,常住人口8万。

    古老的建筑布局为像德荣老人一样的板车车夫们,提供了营生的路子。为商家运货,为住户搬运东西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

    位于八廓街东南角的“翁堆星卡”(藏语,地名)是板车车夫们的大本营。最“辉煌”的时候,这里曾经聚集着五十多个车夫,加上老城区其他几处地方,每天穿梭在老城区巷子里的板车夫超过一百个。

    虽然当时人比较多,但是老城区内走街串巷运货的只有板车,每人每天也能有二三十元的收入。德荣老人说:“当时的钱可比今天值钱多了。”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几年里,板车是老城区的一景。

    2012年12月,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的拉萨老城区保护工程启动,翌年7月竣工。这次保护工程涉及87条街巷、17072户居民、3143户商户,改造完成后老城区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道路条件的改善刺激了电动三轮车的迅速普及。如今,“翁堆星卡”这处曾经是一片田地、如今建起两面藏式小楼的热闹街面,绝大部分位置被拉货的电动三轮车占据着,只剩下了一小块地方属于德荣、顿珠格桑和强白三位老人。

    “三年前,电动三轮车开始加入了拉货了行当。”强白老人感慨的说,“如今,走遍老城区各处,用板车拉货的人,只剩下我们三个了。

    58岁的顿珠格桑敦实,64岁的德荣消瘦,74岁的强白瘦高,三位老人至今依然坚守着这份营生。人们依然用“ter ka:”这个专属职业名字称呼他们,藏语意为拉货的车子。

    从最初一天20多元的收入到后来超过200元,一直到现在有时两三天拉不上一趟活的窘境,老人们感叹着这个变化快速的时代。顿珠格桑老人说:“没活的时候,我们三个就晒晒太阳,聊聊天,有时候还玩玩骰子。

    在老人们踏遍老城区各处巷子的几十年时间里,这里发生了很多变化。街巷的路面从土路逐渐变成了石板路、花岗岩路、青石路,店铺从几十家几百家变成了上千家,地下管网的修建取代了藏式旱厕和空中交错的电线,取暖的火炉子变成了今天的电暖气。

    很多东西都在变,很多东西又没有变。比如老人们的坚守和他们的板车。他们不愿改换电动车,“只有双脚踏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过的感觉,才是最稳的”。

    “夏苏仓那边,搬家,拉一趟吧!”强白老人站起身,缓缓拉起板车,“我想我会坚持到拉不动的那一天。”说完,老人和板车消失在八廓街熙攘的人群中。

    这一幕,犹如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孤独而顽强,坚韧而充满生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