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藏开启“斗风筝”模式

23.09.2014  08:23

  每当秋天来临,西藏的“风筝季”就开始了。秋日“斗风筝”,在西藏拉萨和日喀则的一些城镇广为流行,是一项极具特色的西藏民俗娱乐竞技活动。

          在西藏,放风筝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西藏作家平措扎西回忆道:“风筝在拉萨一带被叫做‘洽皮’,是飞鸟的意思。而在日喀则则被叫做‘秀洽’,就是纸鸟的意思。我们小时候,不到秋天是不能随便放风筝的。只有田间的青稞变成了金黄色,丰收在即,或是割完的青稞运到卖场以后,我们才可以放风筝。如果我们心急等不到秋天就放,会被长辈责备。因为在老人家看来,孩子们过早地放风筝会让秋天提前带来,庄稼还没成熟,就到冬天了。即使现在,还有些老人对过早的放风筝表示不理解。

对孩子而言,放风筝总是开心的事。摄影:杨旭

      如果大家认为在西藏放风筝,只是好玩好看,那就OUT 了。更吸引眼球的是这里的风筝还“会打架”,被称为“斗风筝”。

          通常情况下,斗风筝都是“单挑”,两只风筝在空中旋转,两根线交叉缠绕,一只风筝被绞断了线,另一只风筝就获得了胜利。斗风筝讲究技巧,胜与败,掌握在握着线轮的放风筝者的手上。风筝线速的快慢和力度的大小成为胜负关键。所以每个参与斗风筝的人都会对自己的选线非常讲究,还要给线上“”。

    “”是黏在风筝线上的锋利碎屑。主要成分是玻璃碎粉,制作过程复杂:先将玻璃碎渣在石臼中捣碎成粉,用纱布淘掉粗玻璃,捣碎大米,加入白糖和粘性较好的草本植物“旺拉”,加水熬煮成特殊的“上齿液”。待冷却,一人倒“上齿液”在手心上,另一人站在不远处用轮子收线,给风筝线上“”。上完“”的线犹如麦穗的刺一样锋利,上齿有粗齿、中齿和细齿之分,不小心会划到手。斗风筝之前,主人需要做好所有准备工作。

          已经是西藏第三代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当一方的线被锯断风筝飘走时,我们总是赶着去抢夺断线的风筝,仿佛就算前面有铜墙铁壁也挡不住我们。但有时候风向改变,风筝反而越飘越高,我们就只能无奈地看着远去的风筝。如果风筝落下来,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抢。现在想来都是难忘的童年回忆啊!

        西藏放风筝的人主要以青少年居多。次仁罗布是一个年轻帅气的80后藏族小伙,提起风筝,他眉飞色舞地讲起了自己的童年回忆:“记得小时候还没到放风筝的季节,我们就偷偷拿来妈妈用来磨辣椒粉的石臼,把暖瓶的破瓶胆、打碎的旧茶碗统统放在石臼里细细地研磨。有时候太着急,研磨好后就匆匆把石臼放回厨房,却忘记了清洗。等晚上吃辣椒酱卷饼子的时候,就被残留在石臼里的碎屑硌牙。因为这个没少挨骂。但是我们小时候,风筝几乎是拉萨男人的一项全民运动,手掌上有放风筝留下的伤痕是男人的骄傲!

            西藏的风筝形态较为单一,都是左右长、上下短的菱形。但它们的“脸谱”具有不同的涵义,有“加沃”(大胡子)、“米洛”(瞪眼)、“其瓦”(龇牙)等多种传统图案。“加沃”意为“大胡子”,在两侧用红黑色画出底粗上细的刀形图案,表示英勇老练的汉子;“米洛”意为“瞪眼”,以半圆图案表示对对方“横眉冷对”的态度;“其瓦”指“龇牙”,以一对钩形图案,表示恐怖的魔鬼牙形;“帮典”即围裙,表示姑娘漂亮的模样;“嘎林”是“腿骨号”,用黑红任意色画上宽条纹,表示法力无限威严。这些彩绘图案表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不放风筝的季节,有些家庭或餐厅会把风筝当作升腾运气的圣物悬挂在墙上,同时也起到装饰作用。

加沃”、“米洛”、“米洛”等藏式风筝图案 (网络图片)

    据了解,西藏风筝文化由来已久,相传早在1000多年前伴随藏纸出现,藏式风筝就有了雏形。从清代起在西藏上层人士中开始盛行。2006年拉萨传统赛风筝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放风筝不仅仅是西藏娱乐民俗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更成为了西藏特色旅游的一张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参与其中。

(责编: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