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到生活中的西藏非遗

15.09.2014  08:27

  提起“西藏非遗”,人们不禁会想到博物馆、展览中那些玻璃窗后精美无匹的艺术佳作。作为西藏悠久历史文化析出的晶体,“非遗”已成为西藏的一张名片,西藏文化的“骨骼”。

  然而,“非遗”的本质并不是如此“高大上”的,而是源于最琐碎而鲜活的生活之中,是西藏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劳动、发展过程中创造、传承并享用的宝贵财富,文明传承中不可剥离的载体。它不仅附着在精致的艺术品上,更渗透在西藏的人们的朝升夕落的“日子”里,浓缩在“衣食住行”的点滴中。


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德秀围裙制作车间即景。 (资料图片)

   衣:系在腰间的彩虹——山南杰德秀围裙

  在西藏,随处可见身着藏装的藏族阿佳。长长的裙摆,把婀娜的身材展示出来。尤其是美女们腰间系着的彩色围裙,更是独具一格。

  这种彩色围裙藏语叫做“邦典”,是一种藏族人民常用的毛织围裙。它色彩亮丽,纹饰多元,具有装饰、耐寒等功能。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是藏族围裙的主要产地,因而有“邦典之乡”的美称。杰德秀镇生产毛织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生产围裙也已有五六百年。在历史上,该镇店铺众多,家家户户都拥有一台或多台织机,所织造的氆氇曾为历代贡品,相传文成公主所穿的氆氇服装便产于该镇。

  经过世代传承和改进,杰德秀镇的毛织品在品种、图案、色彩和技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及西欧国家。在2006年,山南杰德秀围裙编织工艺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贡嘎县杰德秀生产的围裙工艺精美,质量优良,历史悠久。传说,杰德秀制做围裙的手艺是文成公主传授的,吐蕃时期,文成公主与藏王松赞干布成亲后,去雅砻时,经过杰德秀,看见当地的妇女系的围裙十分简陋,便留下来教她们捻线、染线、织成"邦典",系在腰间,如天上的彩虹飘落,十分美丽、飘逸。从此,杰德秀就成了西藏围裙的起源地和生产中心,其产品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