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江源又十年 泽库县增水增草增绿色

14.08.2015  18:31

  美丽泽库,生态文明建设理念10年一脉相承。

  过去,着手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手调整产业结构,着手生态补偿机制……

  如今,着眼于新型环境准入制度,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着眼于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这注定是一次凤凰涅槃。

  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自2006年起,青海省人民政府取消对三江源地区的GDP考核,将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考核内容。

  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2015年夏秋之交,记者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探寻正在有序向纵深推进的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彰显出的浓郁青海特色,并借此以展望广袤的江源大地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广阔前景……

  据泽库县三江源办公室主任张志诚介绍,近10年来,泽库县退牧还草和禁牧搬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多年来一直追求的草畜平衡的目标。通过搬迁禁牧,安置的牧民安居乐业,积极发展生产。移民社区基础设施已基本达到牧区小康村的标准,走出了一条牧区城镇乡村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零散搬迁集中安置和聚居禁牧两种方式,泽库县的移民社区基本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和教育、卫生、通讯、环卫“四配套”,其硬件设施已基本达到小康村的标准,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示范点。

  来到泽库县和日乡和日村,一排排红砖瓦房整齐地排列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旁,绿树成荫,小溪潺潺,油菜花竞放,好一派江南风光。

  就在10年前,和日村党支部积极响应“退牧还草”和“禁牧搬迁”号召,率先完成了100户的禁牧搬迁工程,相继对3.54万亩草场实施休牧育草,搬迁到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移民定居点,脱离了半游牧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了集中定居的新生活。

  放眼今天的和日村,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堆放着片状石材和刻好的石经。随着石雕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日村石雕艺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为拓宽市场,和日村成立了石雕工艺品协会,负责协助石雕工艺品的出售和管理,现如今,石刻已成为牧户的当家产业,户均年石刻收入达2万多元。

  自该县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来,从根本上改变了牧民居住难、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通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广大牧民享受到了国家提供的交通、供电、供水、通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人的愿望。

  为支撑起江源的绿色屏障,10年来,泽库县委、县政府以“强化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草原生态植被”为核心,高度重视黑土滩治理和鼠害防治工作,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显著。

  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专项支持下,泽库县开展了黑土滩治理试点工作,主要在植被覆盖度在30%以下的多禾茂乡、西卜沙乡、麦秀镇实施,采取机械和人工补种相结合的方法,建植多年生半人工草地,以达到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目的。

  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大量成果,试点区草地生态功能逐渐恢复。

  “由于大面积的黑土滩分布在牧民定居点周围,治理后仍然会作为牧场加以利用,因此,建植放牧型人工草地成为项目研究的关键。”张志诚说,“项目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了黑土滩人工草地土壤种子的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为同时实现生态恢复和可持续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据介绍,项目提出的3项地方标准和草地不同年龄阶段管理方案、维系模式等,为青藏高原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利用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对今后全面完成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治理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记者获悉,泽库县草场总面积为985万亩,可利用面积为913.12万亩,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为60万亩,其中重度黑土滩型退化面积为43万亩。

  根据《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省级主管部门从2006年至2013年对该县下达了46.75万亩的黑土滩治理任务,国家总投资4675万元。

  记者在项目区看到,通过种植垂穗披肩草、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等牧草种子,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治理草地每亩可产鲜草260公斤以上,每年增加牧业产值200万元左右,不仅促进和改善了项目区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家畜越冬问题。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草地生态和整个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修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畜牧业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此外,全县鼠害防治总面积2076.68万亩,总投资1335.68万元。就此项工作,县委、县政府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动员,层层部署,在全县营造出了灭鼠治害,保护草原的良好舆论氛围。连年来,该县采用由西向东,整体推进,不分乡、村社、户界限,连年连片灭治的方法,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技术措施,做到不留死角,不出漏洞,保证了灭治效果。

  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承担者,林业部门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

  咬定青山不放松。泽库县生态建设紧咬“造林”这一基础工作不放松,以狠抓天保工程、公益林高标准造林等造林项目为突破口,以项目为支撑,全面创新营林机制,着力打造绿色泽库,营造林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造林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历史性突破。

  沿着滔滔的隆务河前往龙藏沟,林区内山峦起伏,沟渠纵横,生长有近800种高寒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林区树木主要以云杉为主,圆柏、杨树也极为丰富,同时这里还生长少量的油松,这些树种按照自然垂直分布带、地势错杂生长,形成了特殊的高寒森林景观,清澈见底的河水不时卷起朵朵晶莹剔透的浪花,从林区深处一路欢歌奔向谷底……

  9年来,麦秀林场共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人工造林500亩,封山育林1万亩;完成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3.5万亩;完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封山育林19.4万亩,人工补植补种6.36万亩,拉设网围栏29.42万米。到目前,麦秀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46.83%,林木绿化率达到47.11%。

  有了绿水青山,不愁金山银山!“建设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共赢,推进青海绿色文明崛起’的重要举措。泽库县建设智慧生态畜牧业示范县,可为地区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对实现减轻草地放牧压力,恢复草地生态,提升生态畜牧业效益增速意义重大。”在接受采访时,县长更智才让如是答道。

  依托草场原生态、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牲畜品种优良等优势,以“保护生态、调整结构、集约化经营、走村落化建设和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近年来,泽库县有机畜牧业得以迅猛发展。

  自“三江源”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泽库县本着促进传统畜牧业向有机生态畜牧业转变,实现生态与牧民增收双赢的目标要求,结合生态保护和建设实际,促进传统畜牧业向有机生态畜牧业转变,退牧还草、以草定畜等草原生态保护措施一一得到落实,草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泽库县畜牧水利局副局长张泽告诉记者,2012年初,泽库县正式启动有机畜牧业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有机畜牧业办公室,完成了对全县15363户80余万头(只)牲畜的建档立卡、编号;同时,9大有机畜牧业养殖基地与64个合作社理事长、牧户签订了有机养殖合同。5月初,委托检测机构对全县9大基地20处水源水质、环境、活畜胴体肉质实地抽样检测,符合有机食品生产检测标准。通过严格的审核,当年12月,泽库县正式荣获由国家认监委、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

  在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的有机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基地里,一头头戴着黄色耳标的牦牛和藏羊悠闲地吃着草。2015年,全县佩戴这种被称为“牛羊身份证”耳标的牦牛和藏羊数量将达到4.3万头(只),为全县建立有机可追溯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机可追溯体系完全建立后,消费者在超市里购买泽库的有机畜产品时,只要用手机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牛羊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出自哪个牧户的草场、防疫情况、水源地等都会一一显示在手机屏幕上。这样,就能让消费者吃上真正安全可靠的有机牛羊肉和乳制品,让泽库的有机畜产品走进更多消费者的餐桌。”张泽说。

  据了解,近年来,泽库县越来越多的村像智格日村一样,开始从传统的畜牧业向现代有机畜牧业转变。

  在发展有机畜牧业的道路上,泽库县积极探索符合县情实际的以“政府引导+公司+合作社(牧户)”的联营合作模式进行产业化运作,在企业和牧户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该县获得的有机认证,是继国家认监委实施新版《有机产品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以来,青海省第一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单位,也是迄今为止青海省有机认证牦牛和藏系羊最多的县。为促使有机畜牧业取得实效,泽库县加大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对发展有机畜牧业的认识,使有机生活概念逐步融入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当中。

  如果说增水增草增绿是看得见的改变,那么,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的明显变化,则象征着新的现代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正在三江源地区逐步推进,“这是一种深刻的变化,将对生态保护注入可持续的动力。”张志诚深有感触的说道。以生态文明理念实践科学发展观,泽库县生态保护的不断深化,必将对该县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原标题:护佑江源又十年

(责编:于超)